【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名醫匯粹 卷五 病能集三 肺癰証、附肺痿79】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15:3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名醫匯粹 卷五 病能集三 肺癰証、附肺痿79

 

 

喻嘉言曰︰肺癰由五臟蘊祟之火,與胃中停蓄之熱,上乘乎肺,肺受火熱熏灼,即血為之凝,血凝即痰為之裹,遂成小癰。

 

所結之形日長,則肺日脹而胸骨日昂,乃至咳聲頻並,濁痰如膠,發熱畏寒,日晡尤甚,面紅鼻燥,胸中甲錯。

 

如先即能辨其脈症,屬表屬裡,極力開提、攻下,無不愈者。

 

若至膿血吐出,始識其症,嗟無及矣,間有癰小氣壯,胃強善食,仍可得生。

 

然不過十中一二。

 

此症治法,用力全在成癰之先。

 

蓋肺痿者,其漸積已非一日,其寒熱不止一端,總由胃中津液不輸於肺,肺失所養。

 

轉枯轉燥,然後成之。

 

但胃中津液暗傷之竇實多,醫者不知愛護,或腠理素疏,無故而大發其汗;或中氣素餒,頻吐以傾倒其囊;或癉成消中,飲水而渴不解,泉竭自中;或腸枯便秘,強利以求其快,漏卮難繼。

 

於是肺火日熾,肺熱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聲以漸不揚,胸中脂膜日乾,咳痰艱於上出,行動數武氣即喘鳴。

 

治法大要,緩而圖之,生胃津,潤肺燥,下逆氣,開積痰,止濁唾,補真氣以通肺之小管,散火熱以復肺之清肅。

 

如半身痿廢,及手足痿軟,治之得法,亦能復起。

 

然肺癰屬在有形之血,血結宜驟攻;肺痿屬在無形之氣,氣傷宜徐理。

 

肺癰為實,誤以肺痿治之,是謂實實;肺痿為虛,誤以肺癰治之,是為虛虛。

 

此辨症用藥之大略也。

 

《金匱》論肺癰、肺痿之脈云: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之病。

 

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吐膿血。

 

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又云: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畏寒。

 

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

 

風傷皮毛。

 

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燥而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

 

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咳嗽之初,即見上氣喘急者,乃外受風寒所致,其脈必浮,宜從越婢加半夏之法,及小青龍加石膏之法,亟為表散。

 

不爾,即是肺癰、肺痿之始基。

 

須亟散邪下氣,以清其肺。

 

然亦分表裡虛實為治,不當誤施,轉增其困矣。

 

程郊倩曰︰肺痿氣虛不能化血,故血干不流,只隨火熱沸上,火亢乘金,不生氣血而生痰,可知無血無液,而枯金被火,肺葉安得不焦?蓋肺處臟之最高,葉間布有細竅,凡五臟之蒸溽,從肺脘吸入之便是氣,從泉眼呼出之便成液,息息不窮,以之灌溉周身,此所謂水出高源也。

 

一受火炎,呼處成吸,有血即從此眼滲入,礙了竅道,便令人咳,咳則見血,愈咳愈滲,愈滲愈咳,久則細竅俱閉。

 

吸時從引火升喉間,或癢或瘡;呼時並無液出,六葉逐爾枯焦,此肺痿之由也,補肺散中,用杏仁、大力子者,宣竅道也;用阿膠者,消竅淤也;用馬鈴者,消竅熱也。

 

肺全無一補藥,而反以糯米補及脾者,但取母氣到肺。

 

立方之旨,全從肺家細竅著想,使此處呼吸無阻,則氣入液出,肺不補而自補矣。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2: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