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線治療頭痛的辨證論治原則】
頭痛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其發病率也日趨日增,而針灸在治療頭痛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大多數人因工作緊張等因素不得不放棄針灸治療。
而埋線療法正好填補了這項空白。
作為一個臨床醫生,運用埋線療法治療頭痛,使更多的患者盡快解除痛苦。
現將近幾年我的治療經驗總結如下,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1、頭痛是比較複雜的病症,在對頭痛的治療中,應重視現代醫學對器質性頭痛的診治,臨床對于頭痛病症診治應該中西結合相互取長補短。
2、對頭痛的輕重,外感內傷以及虛實寒熱,位置上前後頂側不同,在治療上要分部與分經相結合,局部取穴與循經取穴相結合原則如下:
陽明頭痛(痛連眉棱骨)取上星 頭維 攢竹 合谷 中脘
厥陰頭痛(痛連目系) 取百會 上星 後頂 腦空 太衝
太陽頭痛(痛連肩背) 取天柱 百會 後溪 束骨
少陽頭痛(痛連耳區) 取頭維 颌厭 懸顱 中渚
3、在辨病與辨證論治上下功夫,埋線療法是針灸技術的延伸,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而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是辨病又辨證,辨病是基礎,辨證是關鍵。
二者必須很好于結合統一用于疾病的診治過程。
由于頭痛的複雜機理以及患者不同類型的體質,決定不同疾病其臨床表現及治療後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這也決定了穴位埋線在頭痛治療中應采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原則。
當今大多醫者用穴位埋線在臨床治療中,以辨病論治為多,主要采取原發病及相應穴以及根據疼痛部位循經取穴為主,而辨證及隨證加取穴使用頻率極低,這對頭痛本身複雜的機理及複雜的體質類型諸多因素,如果應用辨病論治治療,則可以更加見效迅速,是提高埋線療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近兩年來我對頭痛患者都建立了個體診療方案,堅持辨病與辨證論治相結合原則,在臨床中取得了較好療效。
現將辨證論治取穴簡要介紹如下:
1)對于濕邪引起的頭痛在臨床治療中應著重健脾開肺,利三焦,通調水道,故取主穴三陰交 列缺 三陽絡。
三陰交為三陰之會能健脾行水,列缺為肺經之絡長于宣肅,三陽絡為三焦要穴通調水道。
不論濕熱、寒濕均應取此為主穴。
在臨床中寒濕居多故用埋線治療後配合艾灸中脘、上星更好。
2)對于痰濁頭痛應著重健脾利肺、理氣消痰,因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故選用太陰、陽明經的絡穴公孫健脾、列缺利肺、內關理氣、豐隆消痰。
3)對于氣虛頭痛的患者,應采取補氣升陽、榮養清竅之法,足三裏、氣海、中脘補氣;百會舉陷升陽,埋線後結合艾灸為佳。
4)對于血虛頭痛的患者,采用養血柔肝、榮養清竅之法,選穴以肝腎之原穴,太衝、太溪、血海滋陰養血,絕骨益髓填精。
5)對于肝火上炎者采用清瀉肝火,取肝經荥穴行間,荥主身熱,風池祛邪瀉火,因風池與陽維脈交會能祛邪瀉火。
6)對于瘀血頭痛患者,應采取活血化瘀、理氣通竅為主。
選膻中、膈俞理氣活血化瘀。
以上是內傷頭痛在埋線治療中的運用,而外感頭痛則很少運用此法。
病案舉例:
郭xx 女32歲,系山西石樓縣城內人,患頭痛六年多,2008年六月在省城某醫院診斷為神經官能症,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四個月無效。
于2009年5月10日找我就診,主訴前額頭痛困重略暈並伴有胃痛 腹脹,納呆,便溏。
查病人面色呈黃色略帶灰白,舌質淡紅,苔白膩。
余辨證為寒濕頭痛,給予埋線治療,取穴,列缺 .三陽絡 .三陰交。
頭維 中脘,同時囑咐患者每晚艾灸中脘二十分鍾。
半個月後患者高興而來,呈從埋線後頭痛症狀消失,胃痛 腹脹,納呆,便溏大大減輕,按以上取穴繼續給予埋線,頭痛在沒發作,後有鞏固治療一次,至2010年4月,患者給我帶來一名頭痛患者,言自己頭痛在沒發作,胃病及其它症狀也以告愈。
總之在頭痛一病中,我們主要運用辨經、辨位、辨證相結合的原則,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埋線療法是針灸療法的延伸,屬于傳統中醫的範疇,以其安全、無副作用等優勢,在頭痛以及許多疑難雜症治療中日益發揮其重要作用,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治療中,必須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思想,運用辨病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的原則,是埋線工作健康發展的方向,願埋線治療這朵美麗的奇葩在中醫理論和辨證論治原則的指導下越開越鮮豔。
引用:http://www.fuxzy.cn/ss7/?action-viewthread-tid-49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