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脈經 卷五 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第五38】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9 18:09: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脈經 卷五 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第五38

 

 

扁鵲曰︰夫相死脈之氣,如群鳥之聚,一馬之馭系,水交馳之狀,如懸石之落。

 

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堅關之裡,不在榮衛,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脈病患不病,脈來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來既絕而止,時時複起,而不相連屬也。

 

雀啄者,脈來甚數而疾,絕止複頓來也)。

 

又經言︰得病七八日,脈如屋漏、雀啄者,死(脈彈人手如黍米也) 脈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死。

 

(彈石者,辟辟急也。

 

解索者,動數而隨散亂,無複次緒也)脈困,病患脈如蝦之游,如魚之翔者,死。

 

(蝦游者,苒苒而起,尋複退沒,不知所在,久乃複起,起輒遲而沒去速者是也。

 

魚翔者,似魚不行,而但掉尾動,頭身搖而久住者是也)脈如懸薄卷索者,死。

 

脈如轉豆者,死。

 

脈如偃刀者,死。

 

脈涌涌不去者,死。

 

脈忽去忽來,暫止複來者,死。

 

脈中侈者,死。

 

脈分絕者,死。

 

(上下分散也)脈有表無裡者,死。

 

經名曰結,去即死。

 

何謂結?脈在指下如麻子動搖,屬腎,名曰結,去死近也。

 

脈五來一止,不複增減者,死。

 

經名曰代。

 

何謂代?脈五來一止也。

 

脈七來是人一息,半時不複增減,亦名曰代,正死不疑。

 

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有連年月而不已。

 

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具知也。

 

設病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弦急而長,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滑而微者,死。

 

病若吐血,複鼽衄者,脈當得沉細,而反浮大牢者,死。

 

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反手足四逆,脈反沉細微者,死。

 

病若大腹而泄,脈當微細而澀,反得緊大而滑者,死。

 

此之謂也。

 

經言︰形脈與病相反者,死。

 

奈何?然︰病若頭痛目痛,脈反短澀者,死。

 

病若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

 

病若腹滿而喘,脈反滑利而沉者,死。

 

病若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耳聾,脈反浮大而澀者,死(《千金翼》云:脈大者生,沉遲細者難治) 病若目KT KT,脈反大而緩者,死。

 

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為逆,逆者死,不可治。

 

脈來沉之絕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

 

(一作半日) 脈來微細而絕者,人病當死。

 

人病脈不病者,生;脈病患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應,脈絕者,死。

 

脈當大反小者,死。

 

肥人脈細小,如絲欲絕者,死。

 

羸人得躁脈者,死。

 

人身澀而脈來往滑者,死。

 

人身滑而脈來往澀者,死。

 

人身小而脈來往大者,死。

 

人身短而脈來往長者,死。

 

人身長而脈來往短者,死。

 

人身大而脈來往小者,死。

 

尺脈不應寸,時如馳,半日死。

 

(《千金》云:尺脈上應寸口,太遲者,半日死) 肝脾俱至,則穀不化。

 

肝多即死。

 

肺肝俱至,則癰疽,四肢重。

 

肺多即死。

 

心肺俱至,則痺,消渴,懈怠。

 

心多即死。

 

腎心俱至,則難以言,九竅不通,四肢不舉。

 

腎多即死。

 

脾腎俱至,則五臟敗壞。

 

脾多即死。

 

肝心俱至,則熱甚,汗不出,妄見邪。

 

肝腎俱至,則疝瘕,少腹痛,婦人月使不來。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則為腫。

 

肺之雍,喘而兩 滿。

 

肝雍,兩 滿,臥則驚,不得小便。

 

腎雍,腳下至少腹滿,○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

 

心脈滿大,癇 筋攣。

 

肝脈小急,癇 筋攣。

 

肝脈騖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喑,不治自已。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

 

腎肝並沉,為石水;並浮,為風水;並虛,為死;並小弦,欲驚。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

 

脾脈外鼓,沉為腸,久自已。

 

肝脈小緩為腸,易治。

 

腎脈小搏沉,為腸 下血,溫身熱者死。

 

心肝,亦下血。

 

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者為腸,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緊急,皆膈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

 

其順者喑,三歲起。

 

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脈至而搏,血衄身有熱者死。

 

脈來如懸鉤,浮,為熱。

 

脈至如喘,名曰氣厥。

 

氣厥者,不知與人言。

 

(《素問》《甲乙》作暴厥) 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十至以上,是為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

 

脈至如火新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

 

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木葉落作棗華) 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

 

脈至如泥丸,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

 

(《素問》莢作葉) 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見四十日死。

 

(《甲乙》作交棘)。

 

脈至如涌泉,浮鼓肌中,是大腸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

 

脈至如委土(《素問》作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一作 )發死。

 

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 凝而死。

 

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也,按之堅大急,五臟菀熟,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脈至 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

 

脈至如舂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問曰︰嘗以春二月中,脈一病患,其脈反沉。

 

師記言︰到秋當死。

 

其病反愈,到七月複病,因往脈之,其脈續沉。

 

複記言︰至冬死。

 

問曰︰二月中得沉脈,何以故處之至秋死也?師曰︰二月之時,其脈自當濡弱而弦,得沉脈,到秋自沉,脈見浮即 死,故知到秋當死也。

 

七月之時,脈複得沉,何以處之至冬當死? 師曰︰沉脈屬腎,真臟脈也,非時妄見。

 

經言︰王相囚死。

 

冬脈本王脈,不再見,故知至冬當死也。

 

然後至冬複病,王以冬至日死,故知為諦。

 

華佗效此。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1 10: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