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1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永在的「老二哲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9 14:08: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永在的「老二哲學」

 

王永在深諳「老二哲學」:哥哥說的,我都聽

 

摘自:商業周刊第 905 期  作者:林孟儀

 

今年85歲的台塑集團二當家王永在,不僅集團主要公司的個人持股市值已經凌駕兄長,經營管理的實力更是不容小覷。

 

三月十日,美國《富比世》雜誌〈Forbes〉公布今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以身價三十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五十億元〉,名列台灣第二大富豪。

 

一直以來,王永慶的排名始終不曾令人意外。但在這份財富成績單上,有一個人卻總是缺席;事實上,他在集團主要公司的個人持股市值,已經連續三年超越長他五歲的哥哥王永慶!

 

他,就是台塑集團二當家,台塑集團副董事長王永在。他不是個陌生人物,但卻是個值得大家重新認識的人物。

 

綜觀光復後,台灣幾大企業集團家族,歷經近六十年消長,卻只有台塑集團營收突破一兆二千億元,去年還淨賺一千六百多億元,它不只是台灣企業成長的奇蹟,王永慶、王永在兄弟的分工模式更是業界獨有的典範。

 

王永慶被譽為台灣的經營之神,是台塑集團願景的擘畫者;但五十年來,王永在卻謹守著老二的本分,稱職地扮演著「綠葉」,落實執行,兩人夢想家與執行者的巧妙分工,造就了台塑集團五十年的霸業。

 

當老二,並不容易,尤其是當你的能力未必低於老大時。開發金控總經理辜仲,就是個例子,他與大哥、中信金控副董事長辜仲諒只差一歲,兩人同樣畢業於美國名校華頓商學院,雄心似獵豹,但是從小,他就被家族長輩教導「要認命」。

 

五年前,他還是資本額僅七十九億元的中信證券董事長時,曾悠悠的對記者說:「辜仲諒是老大,應該要上報、要曝光,這本來就是這樣!」然而私底下的他,卻仍想發展自己的一片天;因此近五年來積極布局,現在已掌控近一千二百億資產的開發金控,近日更積極爭奪復華金控主導權,與大哥辜仲諒產生微妙的競合關係。

 

即使是一般的同學、朋友,都會有互別苗頭的心態,何況是家族集團裡的老大、老二?「一把筷子折不斷」的故事雖是老調重彈,但在一個企業家族裡團結不易,因為想出頭當老大,是人性最原始的欲望。要認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角色,對別人服氣,實屬不易。

 

近來正當新光集團兄弟鬩牆戲碼上演時,國內兩大金融集團的少東就有一段精彩對話。一位大型證券集團二公子,向長他十九歲的金融龍頭三公子請教:「如何與哥哥進行權力分配?」只見那位金融少東不疾不徐的說:「做老二,急什麼?就像王永在一樣,只要股權集中,永遠有機會。」王永在,就是他們師法的對象,他的老二哲學也值得好好玩味。

 

他,很認分 五十年來未曾當過一天董事長

 

走進台北市敦化北路的台塑大樓停車場,你會發現「○○一」是王永慶的座車編號,王永在的座車編號則是永遠的「○○二」。而在名分上,五十年來王永在的最高頭銜是集團副董,連大兒子王文淵都已有福懋公司董事長的職稱了,但王永在卻從沒當過一天「董事長」。在各種場合,台塑人尤其愛稱曾長年擔任台塑總經理的王永在一聲「總座」。

 

在許多生活細節上,王永在絕不僭越王永慶的地位。只要有王永慶在的場合,王永在總是選擇退後一步。去年夏天,王永慶與王永在兩家至陽明山竹子湖的一家土雞城聚餐,王永在就堅持在門口苦苦等候,直到王永慶抵達,才相偕入內用餐。

 

心理學博士張怡筠認為:「聰明的老二,就是給老大面子,自己也拿到裡子,老二哲學進可攻、退可守,永遠有自在的位置與角落,也可以等待時機、乘勢而起。」

 

但是,老二並不好當,需要很高的EQ。企業集團總是需要一個形象代言人,但光芒越多,其實壓力越大,越親近媒體,反而越容易動輒得咎。「王永在退一步的老二哲學是相當高EQ的做法,既是一種聰明回應社會眼光的方式,也是很棒的壓力管理方式,讓自己受到較少的壓力與干擾。與其強出頭,不如做自己該做、有興趣做的實際經營,成就感還高一點!」張怡筠說。

 

反觀現在企業家第二、三代,多半接受美式教育,個人表現主義較重。但急著讓老大感受芒刺在背的老二,想扳倒老大,淪為輸家的風險很大。張怡筠指出,老大較早打理人際關係,人脈廣,加上大家長與老臣通常看不慣老二爭權,往往不支持「造反」的老二。大家族又通常是需要互相依靠的,老二如果爭著當老大,反而會被家族孤立。

 

展望過去十年,麥寮六輕工程「填海成金」的效應終於顯現,台塑集團營收規模十年膨脹六倍,至去年突破一兆二千億元!而集團國內七千八百億元的營業額中,六輕廠區的貢獻就高達七六%。被譽為「六輕總工程師」的王永在,正是引領台塑走過黃金十年的靈魂人物,也是為王永慶圓夢的人。但即便豐功偉業在眼前,王永在照樣低調。

 

從兩百元資本的米店,到營收破兆的台塑石化王國,兩兄弟同心齊力、採取一致性的領導,不容許集團決策出現多頭馬車,是關鍵所在。

 

他,不居功 將台塑的成長榮耀歸給王永慶

 

張怡筠分析,第一代企業家多受日式教育,深植長幼有序觀念,二來由於胼手胝足的時空背景,對於兄長的努力,老二多持正面肯定;三則老二不願凸顯自己,避免比較,以免引起競爭檯面化的尷尬。這些使得王永在養成「只談事情、不談心情」的習慣,很敏感的避開任何讓自己居功的情況,將榮耀歸給老大。

 

在公事上,王永在事事尊重王永慶的決議。他表示,五十年來,兩人鮮少看法歧異,如果兩人對於投資的看法不同,他也會極力向王永慶說明,但若王永慶毅然決定要投資,還是王永慶說了算。「他是董事長哪!要聽他的話,要照他的裁決,不然公司不是亂糟糟?」王永在反問。

 

其實,就算王永在不看好的投資,只要王永慶決定「頭洗下去」了,王永在幾乎就是義無反顧地執行。如民國八十五年,王文洋離開台塑集團時,留下南亞科技,隨著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景氣起伏,不論是已經投下八百億元的南亞科,虧損兩百億元;或是台朔光電的PDP〈電漿顯示器模組〉事業,王永在都硬著頭皮把擔子扛起來。

 

台塑集團總管理處副總楊兆麟表示,王永在從一點都不懂電子業,到對於DRAM報價的起落琅琅上口,始終盡力責成事業單位檢討改善,無懼負擔成敗。

 

不過,王永慶有時心直口快答應的重大投資案,或一時激昂發表國是諍言,負責在檯面下為王永慶緩頰的,就是王永在,因為身段柔軟的他安於做一個老大身邊「非他不可」、令人可敬的老二。

 

他,夠圓融 幾次代表王永慶緩頰爭議

 

如前總統李登輝任內力倡戒急用忍,王永慶多次公開唱反調,或因為高分貝喊出大陸投資而惹惱政府官員時,性格圓融的王永在就開始忙碌起來,不是邀集官員餐敘,就是靠打高爾夫球的球敘機會化解風暴。

 

民國七十九年,王永慶因提出「海滄計畫」,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心情欠佳而避居美國德州兩年。王永在便責無旁貸當起老大的分身,代表王永慶在媒體上發聲。六輕最終落腳麥寮,是王永慶授權王永在決策的結果,之後的工程設計規畫或與銀行團接洽談聯貸,也都由王永在出面。

 

比起哥哥王永慶常有動見觀瞻的言論,或斗大的照片出現在媒體上,總是鎂光燈競逐的焦點,王永在的相關報導卻不多。因為採訪王永在,記者通常會被他雲淡風輕帶過的簡短回答,惹得苦惱萬分,不知如何下筆。

 

十六日下午,王永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的兩個小時過程中,只要是稍有意圖表彰王永在之於台塑集團貢獻的問題,都不會得到正面的回答,反而被他打「太極拳」的功力化於無形。因為王永在最常將「我老了,頭腦硬邦邦」、「我不知道!都是別人做的!」等口頭禪掛在嘴邊,內斂的他,知道如何將榮耀歸給老大。

 

又如談到一手催生的六輕,王永在表示不會笑〈得意〉,也不會紅眼眶;但一談到工程細節,他立刻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地以精確的數字,如數家珍地講述填海造陸的過程,顯見「六輕總工程師」封號絕非浪得虛名。過去他長年每週風塵僕僕南下六輕監工,現在每月依然固定下六輕巡視,他算一算賓士六百舊車,「已經累積三十萬公里的里程數!

 

他,實力夠 六輕戰功間接給第二代發揮舞台

 

日本戰國時代三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前兩人都在他們死後,勢力土崩瓦解,只有德川建立的「幕府」,其傳人幕府大將軍擔任日本實際統治者有兩百多年,箇中原因有人用一段妙喻形容:織田信長:「杜鵑不叫,我殺了牠!」豐臣秀吉:「杜鵑不叫,我想辦法讓牠叫!」德川家康:「杜鵑不叫,我等牠叫!」

 

德川家康屈居老二,「等」了數十年,終於等到時機成熟,接收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勢力,開府一方,成為日本實際統治者。他之前在織田信長手下做老二,織田死後又跟著其接班人豐臣秀吉,還是做老二,最後等到豐臣秀吉也死了,時機成熟了,他才做老大,這個老大一當就當了兩百多年,以老二姿態耐心「等」的力量何其大!

 

再看王永在率領著台塑近八萬大軍,隨著王永慶的夢想四處開拔,無形中「鴨子划水」,早有與老大旗鼓相當的實力。而王永在掌握的六輕資源,也順利成為傳承給兒子們施展拳腳的舞台。

 

如今台塑四寶中,王永在的二個兒子王文淵、王文潮便掌握了去年獲利最佳的台化與台塑石化二寶,並進入台塑核心「六人決策小組」,王永在家族等於握有三分之一的席次;王永慶則只有三娘的大女兒王瑞華進入六人決策小組,另外王瑞瑜則列席陪同參與。

 

但當王永在被問到,王永慶的夢想都在他手裡實現,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跟我沒關係,我只是在旁邊吆喝而已。」他也發自肺腑地感懷哥哥一輩子近七十年來的牽成。他表示,如果沒有跟著哥哥創業,現在的自己,「在做工也不一定喔!」

 

放眼望去國內其他發展近五十年歷史的老企業集團,在第一代企業家中,哥哥不見得有雅量扶植弟弟,弟弟也不見得願意跟在哥哥身邊而不爭產分家;更遑論第二、三代之後,每一脈無不較勁爭權奪利!

 

能互相依存互補的,就只有王永慶與王永在這對兄弟檔;哥哥高瞻遠矚,投資眼光總能看到十年以後,弟弟則是一路認分跟隨,從旁輔佐。不當經營之神的王永在,不僅深諳老二哲學,更對自己的角色有充分認知。這一點,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參不透。

 

有人說:「不只是王永慶缺不了王永在,其實,王永在也缺不了王永慶。」他們兩人不只寫下台塑傳奇,更創造了兄弟同心近七十年的經濟奇蹟!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Shma0UOVAh5lSeU7m1oKU7QmOw--/article?mid=12667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17:33 , Processed in 0.09374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