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卷六射集傷寒溫病附方香蘇散】
香蘇散
治感冒風寒,頭痛身熱惡寒。
生香附〔疏表利氣,二、三錢〕 紫蘇〔辛溫散寒,三錢,有汗去之。〕
橘紅〔下氣消痰,錢許。〕 甘草〔和中輔正,五、七分。〕
愚加羌、防、芎、豉,名羌防香蘇散,每代前方,引用薑、棗。
痰嗽加前胡、杏仁,傷風自汗不止,加白芍,甚者再加生黃芪。
〔邪在表,須從表解,故以本方散邪,芪、芍實表,並而行之。
凡治感冒大法,有汗要使無汗,無汗要使有汗,病即易解。〕
虛弱者加人參,〔三、五分,即參蘇飲法。〕
胸脅滿悶,加枳殼、桔梗,〔枳殼湯治痞症。〕
嘔惡加薑汁、半夏,〔血家渴家汗家勿用。〕
渴加麥冬、花粉、知母等,甚者再加石膏,腹痛加木香、砂仁,瀉者無汗加蒼朮,有汗加白朮。
若先傷飲食,內有噯腐吞酸,痞脹腹滿,復感風寒,必左右手俱有力,此為夾食感冒,方可加神麯,麥芽,肉食加山楂。
〔解表而消滯食,否則惟宜解表。
蓋風寒傷表,表裡營衛,氣鬱不行,以致未病所食之物,停滯而不傳化,但行解表散邪,使大氣一轉,食自消化。
況方中香、蘇、豉、橘,皆利氣之品,原有裨於傳化之助也。〕
此辛溫發表之劑,感冒輕淺,而無六經之症可求者,總以疏表利氣之藥為主,隨兼症而加減之,四時通用。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1%A7%E6%9D%BE%E5%9C%92%E9%86%AB%E9%8F%A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