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順水行龍】
山龍之脈與平洋龍脈,皆因水而驗其脈之動靜,而皆不以水而限其脈之去來。
今先言山龍。
夫,山剛質也,水柔質也,
山之孔竅而水出焉。
故兩山之間,必有一水,山窪下之處,即水流行之道。
水隨山而行,非山隨水而行也。
山之高者,脈所從起;山之卑者,脈所從止。
山自高而卑,故水亦從之自高而卑,此一定之理也。
往往大溪大澗之旁,小幹龍所憩焉;大江大河之側,大幹龍所休焉。
蓋來山之眾支聚乎此,故來水之眾泒亦聚乎此也。
然據水之順逆而論脈之行止,但可就其大概而言爾,若必謂水於此界,脈必於此斷;
水向左流,脈必不向右行,則不可也。
夫龍脈之起伏轉折,千變而不窮。
有從小江小湖崩洪而過者矣;
有從大江大河,越數百十裏不知其蹤跡端倪而過者矣;
有收本身元辰小水,逆行收數裏而結者矣;
有向大幹水逆奔數百里而結者矣。
龍之真者,水愈斷而其過脈愈奇,勢愈逆而其骨力愈壯,豈一水之橫流,可遏之使斷,牽之使前乎?
今《玉尺》云:順水直沖而逆回結穴,方知體段之真,若逆水直沖而合襟在後,斷是虛花之地。
眾水趨歸東北,而坤申之氣施生;
群流來向巽(震)辰,而乾亥之龍毓秀。
甲卯成胎,不含酉辛之氣;午丁生意,豈乘坎癸之靈。
據此而言,是天下必無逆水之龍也。
豈其然哉。
或曰:子所言,山龍也;《玉尺》所言,平壤也。
故其言曰:乾源曠野,舖氈細認交襟;極隴平坡,月角詳看住結。
山龍有脈可據,故有逆水之穴,平壤無脈可尋,只就流神之來去,認氣之行止,豈與山之過峽起伏,同年而語乎。
子生平專分山水二龍以正告天下,何又執此論也?
解之曰:「平壤固純以流神辨氣,與山之脈峽不同,至以水之來去為氣之行止,則我不取。
我以為酉辛水到,則甲卯之脈愈真;癸坎流來,則午丁之靈益顯。
坤申生氣,眾水必無東北之趨;乾亥成龍,群流必無巽辰之向。
由此而言,《玉尺》不但于山龍特行特結之妙茫然未知,且於平壤雌雄交媾之機大相背謬。
至其統論三大幹龍,而以為北幹乃昆侖之丑艮出脈,而龍皆坤申;南幹乃昆侖之巽辰出脈,而龍皆乾亥;中條乃昆侖之寅甲、卯乙出脈,而龍皆庚酉辛。
注者遂實其解曰:北幹無離巽艮震穴,中幹無震巽艮穴;建康只有南離、臨安只有坤兌、八閩只有坤申,固哉,《玉尺》之言也。
夫,舉天下之大勢,大抵自兌之震、自乾之巽、自坤之艮者,地勢之從高而下然也。
至於龍之剝換轉變,豈拘一方。真脈性喜逆行,大地每多朝祖,若執此書順水直沖之說,遇上格大地,反以為不合理氣而棄之,而專取傾瀉奔流,蕩然無氣之地,誤以為真結而葬之,其詒害于人,烏有限量,餘故不得已,而叮嚀反覆以辨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