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9.0強震 核災前台北已塌陷】
更新日期:2011/03/22 15:59 文/林倖妃
規模7地震 台北將完全「失能」?
台灣和日本地質環境非常類似。
人口最集中的大台北地區,已有三百年沒有發生過大地震,蓄積能量隨時可能釋放,台灣人的危機意識有幾分?
日本福島的核電廠風暴,也讓台灣充滿疑懼:靠近山腳斷層的核一、核二廠,會不會因地震引發核災。
【規模7地震,足以讓大台北完全「失能」】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長林朝宗認為,對台北盆地最大的威脅,來自山腳斷層,一旦斷層活動,「核一、核二廠不一定出事,但台北盆地一定先遭殃,」他說。
由於台北盆地地質為粉砂、細砂,加上地下水位非常高,接近地表2至3公尺,規模7的強震即足以出現像東京迪士尼樂園的「土壤液化」。
密集的高樓大廈會因噴砂而傾頹,台北盆地也將下陷,淡水河和基隆河水無法排出海,海水更會倒灌。
以目前建築規範,台北地區的建築結構耐震係數為0.23g,最多僅能承受5級地震。
最近,內政部和NCC正研商,學習日本政府在地震發生前30秒,透過手機對人民發簡訊預警。
但卻沒有同時規劃:地震來時,台北街頭的人潮要躲到哪裡去?捷運旅客要如何疏散?
沒有配套的地震警訊,很難發揮作用。
【台灣需要「災害潛勢圖」】
從地震、海嘯到核災,面對複合式災難的時代,台灣政府準備好了嗎?4月即將接任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的李鴻源,最近行色匆匆,從研究單位跑到執行單位,忙著了解各層級防救災體系。
「全世界最荒謬的,就是把防災依災害性質分給不同部會主掌,」他指出,負責救災的消防署屬內政部管轄、水災歸經濟部水利署、土石流又是農委會,當地震海嘯一起來時,就很難整合。隸屬國科會的國家地震中心,也不應只做「研究」,更應效法日本地震中心,滿足政府施政所需,針對地區找出問題,甚至修改建築規範。
更重要是跨部會做出全台的災害潛勢圖。
他舉核能電廠輻射污染為例,核一廠距離台北也不過28公里,一旦需要疏散居民,政府必須先了解風向,可能危害地區,來擬定行動計劃。「這才是關鍵,沒有災害潛勢圖,所做的都是瞎子摸象,」他說。
【斷層上的核電廠,9.0強震挺不住】
依照福島撤離範圍20公里來估計,核一、核二、核四廠,疏散範圍擴及台北市;核三廠撤離範圍,涵蓋1/3個屏東縣。
加上台北盆地脆弱的地質、及台灣處處斷層,碰上9級強震,可能等不及核災,就已經整個塌陷。
《經濟學人》建議,福島核災對全球核電廠的另個教訓,就是要用核電,就必須要求更高的安全係數與標準,人類也必須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
對日本人來說,崩壞後重建是再熟悉不過的劇本。
日本為這世界貢獻了8.7%的GDP,它是台灣第2大貿易伙伴、第4大外資投資國、第2大觀光客來源國,更是台灣產業最依賴的原料、設備和技術來源國。
不僅是日本人,台灣和全世界都希望,「日」落後,太陽依舊會升起。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122/2ohqv.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