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 卷十七】
天地陰陽第八十一
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九,與人而十者,天之數畢也。
故數者至十而止,書者以十為終,皆取之此。
聖人何其貴者?
起於天,至於人而畢。
畢之外謂之物,物者投所貴之端,而不在其中。
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
人,下長萬物,上參天地。
故其治亂之故,動靜順逆之氣,乃損益陰陽之化,而搖蕩四海之內。
物之難知者若神,不可謂不然也。
今投地死傷而不勝相助,投淖相動而近,投水相動而愈遠。
由此觀之,夫物愈淖而愈易變動搖蕩也。
今氣化之淖,非直水也。
而人主以眾動之無已時,是故常以治亂之氣,與天地之化相 而不治也。
世治而民和,誌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
世亂而民乖,誌僻而氣逆,則天地之化傷,氣生災害起。
是故治世之德,潤草木,澤流四海,功過神明。
亂世之所起亦博。
若是,皆因天地之化,以成敗物,乘陰陽之資,以任其所為,故為惡愆人力而功傷,名自過也。
天地之間,有陰陽之氣,常漸人者,若水常漸魚也。
所以異於水者,可見與不可見耳,其澹澹也。
然則人之居天地之間,其猶魚之離水,一也。
其無間若氣而淖於水。
水之比於氣也,若泥之比於水也。
是天地之間,若虛而實,人常漸是澹澹之中,而以治亂之氣,與之流通相 也。
故人氣調和,而天地之化美, 於惡而味敗,此易之物也。
推物之類,以易見難者,其情可得。
治亂之氣。
邪正之風,是 天地之化者也。
生於化而反 化,與運連也。
《春秋》舉世事之道,夫有書天,之盡與不盡,王者之任也。
《詩》云:「天難諶斯,不易維王。」
此之謂也。
夫王者不可以不知天。
知天,詩人之所難也。
天意難見也,其道難理。
是故明陽陰、入出、實虛之處,所以觀天之志。
辨五行之本末順逆、小大廣狹,所以觀天道也。
天誌仁,其道也義。
為人主者,予奪生殺,各當其義,若四時;
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
好仁惡戾,任德遠刑,若陰陽。
此之謂能配天。
天者其道長萬物,而王者長人。
人主之大,天地之參也;
好惡之分,陰陽之理也;
喜怒之發,寒暑之比也;
官職之事,五行之義也。
以此長天地之間,蕩四海之內, 陰陽之氣,與天地相雜。
是故人言:既曰王者參天地矣,苟參天地,則是化矣,豈獨天地之精哉。
王者亦參而 之,治則以正氣 天地之化,亂則以邪氣 天地之化,同者相益,異者相損之數也,無可疑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