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我本善良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秋穀梁傳註疏】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24: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3-5-12 00:20 編輯

春秋穀梁傳註疏 卷二十


○哀公(起元年,盡十四年)

 疏公名蔣,定公之子,敬王三十六年即位。

 

十四年西狩獲麟,《春秋》終矣。

 

二十七年薨,諡曰哀。

 

《周書•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

 

(隨久不見者,衰微也。

 

稱侯者,本爵俱侯,土地見侵削,故微爾。

 

定六年鄭滅許,今複見者,自複也。

 

○不見,賢遍反,下「複見」同。

 

複,扶又反。)

 

疏注 「隨久」至「微也」。

 

○釋曰:僖二十年冬「楚人伐隨」以來,更不見經,將是衰微,不能自通於盟會故也。

 

「本爵俱侯」者,隨本侯爵,自僖二十年見經,至今俱侯,盟更不為貶黜,但土地見祲削,故微爾。

 

昭八年「楚師滅陳」,十一年「楚師滅蔡」,十三年諸侯會於平丘而複陳、蔡,故經書「蔡侯廬歸於蔡,陳侯吳歸於陳」,是有文見複也。

 

其許男,則定六年「鄭遊速帥師滅許,以許男斯歸」,其間更無歸文。

 

今許男複見經者,明是許男自複。

 

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此該之變而道之也。

 

(該,備也。

 

《春秋》書郊終於此,故於此備說郊之變。

 

變謂郊非其時,或牲被災害。)

 

疏 「此該」至「之也」。

 

○釋曰:郊自正月至於三月,郊之時也。

 

三卜,禮之正。

 

凡書郊皆譏。

 

範例云書郊有九: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一也;

 

宣三年「郊牛之口傷」,「改卜牛。

 

牛死,乃不郊,猶三望」,二也;

 

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三也;

 

襄七年「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四也;

 

襄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不郊」者,五也;

 

定公、哀公並有牲變,不言所食處,不敬莫大,二罪不異,並為一物,六也;

 

定十五年五月郊,七也;

 

成十七年「九月,用郊」,八也;

 

及此年「四月,辛巳,郊」,九也。

 

下傳云「子之所言」,至「道之何也」。

 

然則據此而言,牛有傷損之異,卜有遠近之別,亦在其間。

 

於變之中,又有言焉。

 

(於災變之中,又有可善而言者。)

 

疏注「於災」至「言者」。

 

○釋曰:郊牛日日展視其觓角,而知其傷,是展盡道矣。

 

即於災變之中,有可善而言者,但備災之道不盡,致此天災,而鼷鼠食角,故書以譏之也。

 

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誌不敬也。

 

郊牛日展觓角而知傷,展道盡矣。

 

(展道雖盡,所以備災之道不盡,譏哀公不敬,故致天變。

 

○觓音糾,又音求。)

 

郊,自正月至於三月,郊之時也。

 

夏四月郊,不時也。

 

五月郊,不時也。

 

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蓋不可矣。

 

(凱曰:「不時之中,有差劇也。

 

夏始承春,方秋之末,猶為可也。」

 

○有差,初賣反。)

 

疏注「不時」至「可也」。

 

○釋曰:自正月、二月、三月,此三春之月,是郊天之正時也。

 

若夏四月、五月以後,皆非郊月,如其有郊,並書以示譏。

 

然則郊是春事也,如郊在四月、五月之中,則是以夏始承春,其過差少。

 

若郊在九月之中,則是以秋末承春,其過極多,則自五月至八月,其間有郊,亦以承春遠近為過之深淺也。

 

九月用郊。

 

用者,不宜用者也。

 

(在成十七年。)

 

郊三卜,禮也。

 

(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

 

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

 

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所謂三卜也。

 

鄭嗣曰:「謂下一辛而三也。

 

求吉之道三,故曰禮也。」)

 

疏注「鄭嗣」至「三也」。

 

○釋曰:如嗣之意,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日,為郊之時,則於此一辛之上卜,不吉,以至二卜,不吉,以至三卜。

 

求吉之道三,故曰禮也。

 

四卜,非禮也。

 

(僖三十一年、襄十一年皆四卜。)

 

五卜,強也。

 

(成十年五卜。)

 

疏 「四卜,非禮也」。

 

○釋曰:僖三十一年,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

 

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

 

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所謂「三卜,禮也」。

 

今以三月以前不吉,更以三月下辛卜四月上辛,則謂四卜郊,非禮也。

 

成十年以四月以前四卜不吉,又於四月下辛卜五月上辛,則五卜,強也,非禮可知。

 

鄭嗣之意,亦以一辛之中卜至於四五月也。

 

一辛之上三卜,禮也,四卜、五卜,非禮也。

 

然則四卜云非禮,五卜變文云強者,四卜雖失,猶去禮近,容有過失,故以非禮言之。

 

若至五卜,則是知其不可而強為之,去禮巳遠,故以強釋之。

 

卜免牲者,吉則免之,不吉則否。

 

牛傷,不言傷之者,傷自牛作也,故其辭緩。

 

(宣三年「郊牛之口傷」,以牛自傷,故加「之」,言「緩辭」。

 

○則否,方九反。)

 

全曰牲,傷曰牛,未牲曰牛,其牛一也,其所以為牛者異。

 

(巳卜日成牲而傷之曰牛,未卜日未成牲之牛,二者不同。)

 

有變而不郊,故卜免牛也。

 

巳牛矣,其尚卜免之,何也?

 

(災傷,不複以郊,怪複卜免之。)

 

禮,與其亡也寧有,(於禮,有卜之與無卜,寧當有卜。)

 

嚐置之上帝矣,故卜而後免之,不敢專也。

 

(嚐置之滌宮,名之為上帝牲矣,故不敢擅施也。

 

○滌,徒曆反。

 

擅,市戰反。

 

施,式氏反,又如字。)

 

卜之不吉,則如之何?

 

不免。

 

安置之?

 

係而待,六月上甲,始庀牲,然後左右之。

 

(庀,具也。

 

待具後牲,然後左右前牛,皆我用之,不複須卜,巳有新牲故也。

 

《周禮》曰:「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祭祀之牛牲係焉」。

 

然則未左右時,監門者養之。

 

○庀,匹爾反。

 

鍵,其展反,又其偃反。

 

監,古禦反。)

 

子之所言者,牲之變也,而曰我一該郊之變而道之,何也?

 

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係牲,十一月、十二月牲雖有變,不道也。

 

(牲有變則改卜牛,以不妨郊事,故不言其變。)

 

疏「子之」至「道也」。

 

○釋曰:上言「子」者,弟子問穀梁子之辭。

 

「而曰我」者,是弟子述穀梁子自我之意。

 

「我以六月」者,是穀梁子答前弟子之辭。

 

「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庀,具,猶簡擇,未係之,待十月,然後始係養。

 

若六月簡訖以後有變,則七月、八月、九月上甲皆可簡擇,故傳云「六月上甲始庀牲」,明自六月為始,七月、八月、九月皆可簡牲。

 

自十月係之,有變則改卜,卜取吉者,十一月、十二月亦然,是係之三月也。

 

故傳云「十月上甲始係牲,十一月、十二月牲雖有變,不道也」是也。

 

「待正月,然後言牲之變」,周正是郊時之正,如其牛有變,然後言之,二月、三月亦然,重妨郊故也。

 

待正月,然後言牲之變,此乃所以該郊。

 

(至郊時然後言其變,重其妨郊也。

 

十二月不道,自前可知也。

 

至正月然後道,則二月、三月亦可知也。

 

此所以該郊,言其變道盡。)

 

疏「比乃」至「該郊」。

 

○釋曰:自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始係牲,自十二月以前,牲雖有變不道,自正月然後云牲之變,乃不郊,卜免牲吉與不吉。

 

如此之類,皆是該備郊事,言牲變之道盡悉也。

 

郊,享道也。

 

貴其時,大其禮。

 

其養牲,雖小不備可也。

 

(享者飲食之道。

 

牲有變,則改卜牛,郊日巳逼,庀係之禮,雖小不備,合時得禮,用之可也。

 

○享,許丈反。)

 

子不忘三月卜郊,何也?

 

(三月,謂十二月、正月、二月也。)

 

疏注「三月」至「二月」。

 

○釋曰:既言卜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怪經不書此十二月、正月、二月之下郊,故問之也。

 

郊自正月至於三月,郊之時也。

 

(有變乃誌,常事不書。)

 

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

 

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

 

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

 

如不從,則不郊矣。

 

(意欲郊而卜不吉,故曰不從。

 

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潔莫先也。)

 

秋,齊侯、衛侯伐晉。

 

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二年,春,王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取漷東田。

 

漷東未盡也。

 

及沂西田。

 

沂西未盡也。

 

(漷、沂皆水名。

 

邵曰:「以其言東西,則知其未盡也。」

 

○漷東,火虢反,又音郭。

 

沂,魚依反。)

 

癸巳,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及邾子盟於句繹。

 

(句繹,邾地。

 

○句,古侯反。

 

繹音亦。)

 

三年伐而二人盟,何也?

 

各盟其得也。

 

(季孫不得田,故不與盟。

 

○不與音豫。)

 

夏,四月,丙子,衛侯元卒。

 

滕子來朝。

 

(朝,直遙反。)

 

晉趙鞅帥師納衛世子蒯聵於戚。

 

(鄭君曰:「蒯聵欲殺母,靈公廢之是也。

 

若君薨,有反國之道,當稱子某,如齊子糾也。

 

今稱世子如君存,是《春秋》不與蒯聵得反立明矣。」

 

江熙曰:「鄭世子忽反正有明文,子糾但於公子為貴,非世子也。)

 

疏注「蒯聵」至「廢之」。

 

○釋曰:案定公十四年《左傳》云:「衛候為夫人南子召宋朝,會於洮。

 

大子蒯聵獻盂於齊,過宋野。

 

野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大子羞之,謂戲陽速曰:「從我而朝少君,我顧,乃殺之。』

 

速曰:『諾。』

 

乃朝夫人。

 

夫人見大子,大子三顧,速不進。

 

夫人見其色,啼而走曰:『蒯聵將殺餘。』

 

公執其手以登台,大子奔宋」是也。

 

云「當稱子某」者,《公羊》云:「君在稱世子,君薨稱子某,既葬稱子,逾年稱君」,範取《公羊》為說也。

 

云「如齊子糾也」者,莊九年「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是也。

 

云「鄭世子忽反正有明文」者,桓十五年「鄭世忽複歸於鄭」,傳曰「反正也」。

 

然則鄭世子忽反正,《春秋》不非稱世子,則蒯聵稱世子,亦是反正不非之之限,是其子糾稱子某,但於公子之中為貴,謂是右媵之子,非世子,與鄭忽、蒯聵不同。

 

如熙之意,則蒯聵合立,而輒拒父非是也。

 

納者,內弗受也。

 

帥師而後納者,有伐也,何用弗受也?

 

以輒不受也。

 

以輒不受父之命,受之王父也。

 

信父而辭王父,則是不尊王父也。

 

其弗受,以尊王父也。

 

(甯不達此義。

 

江熙曰:「齊景公廢世子,世子還國書篡。

 

若靈公廢蒯聵立輒,則蒯聵不得複稱曩日世子也。

 

稱蒯聵為世子,則靈公不命輒審矣。」

 

此矛楯之喻也。

 

然則從王父之言,傳似失矣。

 

經云「納衛世子」,「鄭世子忽複歸於鄭」,稱世子明正也。

 

明正則拒之者非邪。

 

○信父音申。

 

篡,初患反。

 

複,扶又反。

 

曩,乃黨反。

 

矛,五侯反,本又作釒矛。

 

楯,常允反,又音允。

 

拒音巨。

 

邪也,似嗟反。)

 

疏「信父」至「父也」。

 

○釋曰:輒先受王父之命而有國,今若以國與父,則是申父也。

 

若申父而辭王父,則是不尊父也。

 

何者?

 

使父有違命之愆,故其不受;

 

使父無違命之失,則尊父也。

 

○注「齊景」至「書篡」。

 

○釋曰:下六年「齊陽生入於齊。

 

齊陳乞弒其君荼」,傳曰「陽生正,荼不正。

 

不正則其曰君何也?

 

荼雖不正,巳受命矣」。

 

此與莊九年「齊小白入於齊」同文,則稱名書入者,皆一辭也。

 

然則蒯聵若巳被廢,則當與陽生同文,稱衛蒯聵入戚,不得自稱曩日世子。

 

○注「矛楯之喻也」。

 

○釋曰:《莊子》云:楚人有賣矛及楯者,見人來買矛,即謂之曰:「此矛無何不徹。」

 

見人來買楯,則又謂之曰:「此楯無何能徹者。」

 

買人曰:「還將爾矛剌爾楯,若何?」

 

然則矛楯各自言之,則皆善矣;

 

若相對言之,則必有不善者矣。

 

喻今傳文,輒若申父而辭王父,是不受父,則蒯聵違父為不善;

 

若以鄭忽稱世子以明反正,則輒之拒父為丑行,亦是非不可並,故云「矛楯之喻也」。

 

秋,八月,甲戌,晉趙鞅帥師,及鄭罕達帥師,戰於鐵,(鐵,衛地。

 

○鐵,他結反。)

 

鄭師敗績。

 

冬,十月,葬衛靈公。

 

(七月葬,蒯聵之亂故也。)

 

疏注「七月」至「故也」。

 

○釋曰:隱五年「夏,四月,葬衛桓公」,傳曰「月葬,故也」。

 

月葬憂危最甚,不得備禮葬也。

 

此月葬,故知有故也。

 

彼注云「有祝籲之難故」,此則蒯聵之亂故也。

 

十有一月,蔡遷於州來。

 

蔡殺其大夫公子駟。

 

三年,春,齊國夏、衛石曼姑帥師圍戚。

 

此衛事也。

 

其先國夏何也?

 

子不圍父也。

 

不係戚於衛者,子不有父也。

 

(江熙曰:「國夏首兵,則應言衛戚。

 

今不言者,辟子有父也。

 

子有父者,戚係衛,則為大夫屬於衛。

 

子圍父者,謂人倫之道絕,故以齊首之。」

 

○曼姑音萬。

 

辟音避。)

 

疏注「戚係」至「於衛」。

 

○釋曰:諸侯有國,大夫有邑。

 

大夫之邑,國君之有。

 

若言圍衛戚,是戚係衛,便是子之而圍父也,故以國夏為首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宮,僖宮災。

 

言及,則祖有尊卑。

 

(解經不言及僖。)

 

由我言之,則一也。

 

(遠祖恩無差降如一,故不言及。)

 

疏注「遠祖」至「言及」。

 

○釋曰:凡言及者,皆以尊及卑,等者不言及。

 

若自祖言之,則有昭穆,昭尊可以及穆。

 

若自我言之,則遠祖親盡,尊卑如一,故不言及。

 

案《左氏》「孔子在陳,聞火,曰:『其桓僖乎?』」

 

言廟應毀而不毀,故天災也。

 

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

 

(稱帥師,有難。

 

○難,乃旦反。)

 

宋樂?

 

帥師伐曹。

 

(?

 

,苦門反。)

 

秋,七月,丙子,季孫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孫獵於吳。

 

(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於衛」,傳曰「稱國以放,放無罪也「。

 

然則稱人以放,放有罪也。)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邾。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盜弒蔡侯申。

 

稱盜以弒君,不以上下道道也。

 

(以上下道道者,若衛祝籲弒其君完之類是。

 

直稱盜,不在人倫之序。)

 

疏注「以上」至「類是」。

 

○釋曰:「祝籲弒其君完」,隱四年經文。

 

祝籲稱國稱名,及言弒其君者,是下道。

 

言弒其君,謂此死者,以其臣之君,而臣弒之,故以君臣上下道道之。

 

今不稱名氏,直稱盜,盜是微賤。

 

稱賤,不稱弒其君,則此死者,非是盜者之君,則盜疏外無君,是不在人倫上下之序。

 

內其君而外弒者,不以弒道道也。

 

(襄七年「鄭伯將會中國,其臣欲從楚,不勝其臣,弒而死」,「不使夷狄之民,加乎中國之君」,故曰「鄭伯?

 

原如會,未見諸侯。

 

丙戌,卒於操」,是不以弒道道也。)

 

疏「內其」至「道也」。

 

○釋曰:猶尊內其君,而疏外弒者,故不與疏外者,得弒君之道道之,故抑之為盜。

 

若鄭伯?

 

原實被臣弒,其書自卒,抑臣為夷狄之民,亦是也。

 

《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

 

(十三年冬,「盜殺陳夏區夫」是。

 

○陳夏,戶雅反。

 

區,烏侯反。)

 

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

 

(定八年,陽貨取寶玉大弓是。)

 

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

 

(即殺蔡侯申者是,非微者也。

 

○辟中音避。)

 

疏「辟中」至「襲利」。

 

○釋曰:辟中國之正道,而行同夷狄,不以禮義為主,而徼幸以求名利,若齊豹之類,故抑而書盜者也。

 

襲,掩也。

 

謂求利之心,不以禮義為意也。

 

蔡公孫辰出奔吳。

 

葬秦惠公。

 

宋人執小邾子。

 

夏,蔡殺其大夫公孫姓、公孫霍。

 

晉人執戎蠻子赤歸子楚。

 

城西郛。

 

(郛,郭也。

 

○郛音孚。)

 

六月,辛丑,亳社災。

 

(殷都於亳,武王克紂,而班列其社於諸侯,以為亡國之戒。

 

劉向曰:「災亳社,戒人君縱盜,不能警戒之象。」)

 

疏注「殷都於亳」。

 

○釋曰:《書•序》云,「湯始居亳,從先王居」,孔注云「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又「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是都亳之事。

 

亳社者,亳之社也。

 

亳,亡國也。

 

(毫即殷也,殷都於亳,故因謂之亳社。)

 

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也。

 

(立亳之社於廟之外,以為屏蔽,取其不得通天,人君瞻之而致戒心。)

 

疏注「立亳」至「之外」。

 

○釋曰:《周禮》「建國之神位,左宗廟,右社稷」,彼謂天子諸侯之正社稷霜露者。

 

《周禮》又云陰事於亳社,明不與正同處。

 

明一在西,一在東,故《左氏》曰「間於兩社,為公室輔」是也。

 

其屋亡國之社,不得上達也。

 

(必為之作屋,不使上通天也。

 

緣有屋,故言災。)

 

秋,八月,甲寅,滕子結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不書弒君之賊,而昭公書葬。

 

既謂之盜,若殺微賤小人,不足錄之。)

 

疏「冬十有」至「昭公」。

 

○釋曰:諸侯時葬,正也。

 

今書月者以明危,亦見不葬而書葬者,《春秋》賊不討則不書葬,若不書葬,則見賊不討。

 

今書葬者,使若弒者實是盜,微賤小人,雖討訖不足錄。

 

葬滕頃公。

 

(頃音傾。)

 

五年,春,城毗。

 

夏,齊侯伐宋。

 

晉趙鞅帥師伐衛。

 

秋,九月,癸酉,齊侯杵臼卒。

 

(杵,昌呂反。)

 

冬,叔還如齊。

 

閏月,葬齊景公。

 

不正其閏也。

 

(閏月,附月之餘日,喪事不數。

 

○數,所主反。)

 

疏注「閏月」至「不數」。

 

○釋曰:案經書閏月葬者,年若數閏,則十三月,故書閏月葬,以見喪事亦不數之例。

 

六年,春,城邾瑕。

 

晉趙鞅帥師伐鮮虞。

 

吳伐陳。

 

夏,齊國夏及高張來奔。

 

叔還會吳於柤。

 

(柤,注加反。)

 

秋,七月,庚寅,楚子軫卒。

 

(軫,之忍反。)

 

齊陽生入於齊。

 

齊陳乞弒其君荼。

 

(不日,荼不正也。

 

○荼音舒,又音徒,一音丈加反。)

 

疏注「不日,荼不正也」。

 

○釋曰:隱三年「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傳云「諸侯日卒,正也」。

 

荼不日,是不正也。

 

陽生入而弒其君,以陳乞主之,何也?

 

不以陽生君荼也。

 

其不以陽生君荼,何也?

 

陽生正,荼不正,不正則其曰君,何也?

 

荼雖不正,巳受命矣。

 

(巳受命於景公而立,故可言君。)

 

入者,內弗受也。

 

荼不正,何用弗受?

 

以其受命,可以言弗受也。

 

(先君巳命立之,於義可以拒之。)

 

陽生其以國氏,何也?

 

取國於荼也。

 

(何休曰:「即不使陽生以荼為君,不當去公子,見當國也。」

 

又《穀梁》以為國氏者,取國於荼。

 

齊小白又不取國於子糾,無乃近自相反乎?

 

鄭君釋之曰:「陽生篡國,故不言公子。」

 

不使君荼,謂書陳乞弒君爾。

 

荼與小白,其事相似,荼弒乃後立,小白立乃後弒,雖然,俱篡國而受國焉爾。

 

傳曰「齊小白入於齊,惡之也」。

 

陽生其以國氏何?

 

取國於荼也。

 

義適互相足,又何自反乎?

 

子糾宜立,而小白篡之,非受國於子糾,則將誰乎?

 

○當去,起呂反。

 

見當,賢遍反。

 

糾,居黝反。

 

惡之,烏路反。)

 

疏注「荼殺」至「後殺」。

 

釋曰:案上六年經書「齊陽生入於齊。

 

齊陳乞殺其君荼」,傳云「陽生入而弒其君,以陳乞主之,何也?

 

不陽生君荼也」,是荼殺之後,陽生乃立。

 

案莊九年夏「齊小白入於齊」,「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是小白立,乃後殺也。

 

「義適互相足」者,莊九年傳云「小白入於齊,惡之」,則陽生入於齊,亦惡之。

 

此年傳云「陽生其以國氏,取國於荼也」,則小白以其國氏,亦取國於子糾也。

 

以義推之,適互相足,故鄭云「子糾宜立,而小白篡之,非受國於子糾,則將許乎?」

 

是也。

 

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宋向巢帥師伐曹。

 

七年,春,宋皇瑗帥師侵鄭。

 

(緩,於眷反。)

 

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曼音萬。)

 

夏,公會吳於繒。

 

(繒,在陵反。)

 

秋,公伐邾。

 

八月,巳酉,入邾,以邾子益來。

 

以者,不以者也。

 

(夫諸侯有罪,伯者雖執,猶以歸於京師。

 

魯非霸王,而擅相執錄,故日入以表惡之。

 

○擅,市戰反。

 

惡,烏路反,傳及注同。)

 

疏注「夫諸侯」至「於京師」。

 

○釋曰:僖二十八年「晉人執衛侯,歸之於京師」,傳云「歸之於京師,緩辭也。

 

斷在京師也」,是衛侯有罪,晉文伯者執之,猶以歸於京師之事。

 

○注「故日入以表惡之」。

 

○釋曰:案範例云:「僖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晉侯入曹,執曹伯畀宋人』,傳曰『入者,內弗受也。

 

日入,惡入者也』。

 

次惡則月。」

 

據此日入,與被例同,故知「日入以表惡之」。

 

益之名,惡也。

 

(惡其不能死社稷。)

 

《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王者無外,以天下為家,盡其有也。」)

 

疏「春秋」至「言焉」。

 

○釋曰:此下三者,皆以內外辭別之。

 

王者則以海內之辭言之,即僖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傳曰「全天王之行也」是也。

 

王者微弱,則以外辭言之,即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於鄭」,傳曰「失天下也」是也。

 

有臨一國之言焉,(諸侯之臨國,亦得有之,如王於天下。)

 

疏「有臨」至「言焉」。

 

○釋曰:此亦據內外言之,若宣九年「辛酉,晉侯卒於扈」,傳曰「其地,於外也。

 

其日,未逾竟也」。

 

既以內外顯地及日,是以一國言之。

 

有臨一家之言焉。

 

(大夫臨家,猶諸侯臨國。)

 

疏「有臨一家」至「焉」。

 

○釋曰:家謂采地,若文元年「毛伯來錫公命」,定四年「劉卷卒」,其毛、劉皆采邑名,大夫氏采為家。

 

大夫稱家,是以一家言之也。

 

其言來者,有外魯之辭焉。

 

(非巳內,有從外來者曰來。

 

今魯侯身自以歸而曰來,是外之也。)

 

疏「其言」至「辭焉」。

 

○釋曰:凡言來者,非巳內有,從外始來,即「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是也。

 

今書魯侯「以邾子益來」,而文與庶其正同,文切直者,有外魯侯之辭焉爾。

 

宋人圍曹。

 

冬,鄭駟弘帥師救曹。

 

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

 

吳伐我。

 

夏,齊人取讙及闡。

 

(宣九年傳曰「內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為賂齊」。

 

此言取,蓋亦賂也。

 

魯前年伐邾,以邾子益來。

 

益,齊之甥也,畏齊,故賂之。

 

○及闡,尺善反。)

 

惡內也。

 

歸邾子益於邾。

 

(侵齊故也。

 

○惡,烏路反。)

 

益之名,失國也。

 

(於王法當絕故。)

 

疏「益之名,失國也」。

 

○釋曰:經書「歸邾子益於邾」,則益得國。

 

而云失國者,邾益不能死難,而從執辱,於王法而言,理當絕位。

 

魯歸之,不得無罪,故書益之名,以明失國之故也。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過卒。

 

(過音戈。)

 

齊人歸讙及闡。

 

(凱曰:「歸邾子,故亦還其賂。」)

 

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宋皇瑗帥師取鄭師於雍丘。

 

(雍丘,某地也。

 

○雍,於用反。)

 

取,易辭也。

 

以師而易取,鄭病矣。

 

(以師之重,而宋以易得之辭言之,則鄭師將劣矣。

 

○易,以豉反。

 

將,子匠反。)

 

疏「以師而」至「鄭病矣」。

 

○釋曰:凡書取,皆易辭,今以鄭師之重,而今宋以易得之辭言之,鄭之將帥微弱矣。

 

亡軍之咎,本由君不任其才,故為鄭國病患。

 

夏,楚人伐陳。

 

秋,宋公伐鄭。

 

冬,十月。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來奔。

 

公會吳伐齊。

 

三月,戊戌,齊侯陽生卒。

 

夏,宋人伐鄭。

 

晉趙鞅帥師侵齊。

 

五月,公至自伐齊。

 

(傳例曰:「惡事不致,公會夷狄伐齊之喪,而致之何也?」

 

莊六年「公至自伐衛」,傳曰「不致,則無以見公惡,事之成也」,將宜從此之例。

 

○以見,賢遍反。)

 

疏注「傳例」至「不致」。

 

○釋曰:襄十年「公會晉侯」云云,「齊世子光會吳於柤」,傳曰「會夷狄不致,惡事不致」是也。

 

云「傳曰不致,則無以見公惡,事之成也」者,案莊公五年「公會齊人」云云「伐衛」,注云「納惠公朔」,「逆天王之命也」。

 

六年「公至自伐衛」,傳曰「惡事不致,此其致,何也?

 

不致,則無用見公之惡,事之成也」是也。

 

此年二月「公會吳伐齊」之喪,是惡事,宜不致而致,亦以見公惡事之成也。

 

葬齊悼公。

 

衛公孟區自齊歸於衛。

 

(區,苦侯反。)

 

薛伯夷卒。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結帥師伐陳。

 

吳救陳。

 

十有一年,春,齊國書帥師伐我。

 

夏,陳轅頗出奔鄭。

 

(頗,破何反。)

 

五月,公會吳伐齊。

 

甲戍,齊國書帥師及吳戰於艾陵,齊師敗績。

 

獲齊國書。

 

(與華元同義。

 

艾陵,齊地。

 

○艾,五蓋反。)

 

疏注「與華元同義」。

 

○釋曰:宣二年「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戰於大棘,宋師敗績。

 

獲宋華元」,傳曰「獲者,不與之辭也。

 

言盡其眾,以救其將也。

 

以三軍敵華元,華元雖獲,不病也」,是與此同義。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隱公。

 

衛世叔齊出奔宋。

 

十有二年,春,用田賦。

 

(古者九夫為井,十六井為丘。

 

丘賦之法,因其田財,通共出馬一匹,牛三頭。

 

今別其田及家財,各出此賦。

 

言用者,非所宜用。

 

○別,如字,又彼列反。)

 

疏「用田賦」。

 

○釋曰:古者一丘之田,方十六井,一百四十四夫。

 

軍賦之法,因其田財,通出馬一匹,牛三頭。

 

今乃分別其田及家財,各令出此賦,則一丘之田,出馬二匹,牛六頭,故曰「用田賦」,言非所宜用也。

 

謂之田賦者,古者但賦其家財,今又計田貢,故曰田賦也。

 

○注 「古者九夫」至「為丘」。

 

○釋曰:案《周禮•小司徒職》「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

 

然則井方一裏,九夫;

 

邑方二裏,四井,三十六夫;

 

丘方四裏,十六井,百四十四夫;

 

甸方八裏,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

 

軍賦之法,丘出馬一匹,牛三頭;

 

甸出長轂一乘,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此甸八裏,據實出賦者言之,其畔各加一裏,治溝洫者。

 

《司馬法》城方十裏,出革車一乘者,通計治溝洫者言之,其實一也。

 

今指解經云「用田賦」者,是丘之賦,故云「九夫為井,十六井為丘」也。

 

然經即云「用田賦」,而使丘民,以成元年「作丘甲」,民盡作甲,則知此「用田賦」,亦令一丘之民用田賦也。

 

宣十五年「初稅畝」,則計畝以稅。

 

所稅畝,十畝稅其一,此則通公田什一,而不畝計,故彼言稅,而此言賦也。

 

○注 「丘賦」至「三頭」。

 

○釋曰:凡丘賦之法,因其民之所受,公田什一,及私家之財,通融共出馬一匹,牛三頭。

 

以一丘之民,共出此賦,以家財為主,故曰丘賦。

 

今又分別其所受公田,各令出此馬牛之賦,故曰「用田賦」也。

 

《論語》曰:「哀公云:『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即此田財並賦之驗也。

 

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賦,非正也。

 

(古者五口之家,受田百畝,為官田十畝,是為私得其什,而官稅其一,故曰「什一」。

 

周謂之徹,殷謂之助,夏謂之貢,其實一也,皆通法也。

 

今乃棄中平之法,而田財並賦,言其賦民甚矣。

 

○為官,於偽反。

 

稅,舒銳反。

 

夏謂,戶雅反。)

 

疏「古者公」至「非正也」。

 

○釋曰:凡受農田,皆私田百畝,公田十畝。

 

但由公田私田,皆公家所受,故總曰「公田什一」,則以田之什一及家財,而出馬牛之賦,是其正也。

 

今魯用田與財,各出馬牛之賦,非正也。

 

○注「古者五」至「百畝」。

 

○釋曰:《周禮•小司徒》云:「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

 

鄭注曰:「一家男女七人以上,則授之以上地,所養者眾也。

 

男女五人以下,則授之以下地,所養者寡也。

 

正以七人、六人、五人為率者,有夫有婦,然後為家,自二人以生於十人為九等,則七、六、五為其中也。

 

老者一人,其餘疆弱相半,此其大數也。」

 

然則《周禮》七人、五人、六人三等,範唯言「五口之家,受田百畝」,指下等言之。

 

其實六人,七人亦受田百畝,與《周禮》不異也。

 

「為官田十畝」者,受田百畝之外,又受十畝以為公田,是為私得其十,而官稅其一,故《漢書•殖貨誌》「井田一裏,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

 

餘二十畝為廬舍」,則家得二畝半,凡家受田一百十二畝半也。

 

今傳言「公田什一」者,舉其全數,據出稅言之。

 

「周謂之徹,殷謂之助,夏謂之貢,其實一也」者,出《孟子》文。

 

彼云滕文公問為國於孟子,孟子對曰「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上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是也。

 

然三代受畝悉皆什一,則夫皆一百一十畝。

 

夏後政寬,計其五十畝,而貢五畝於公;

 

殷人計其七十畝,而助十畝於公;

 

周人盡計一百一十畝,而徹十畝於公。

 

徹者通也。

 

什一而稅,為天下通法,故《詩》云「徹田為糧」是也。

 

「皆通法」者,《孟子》云「重之於堯舜,大桀小桀。

 

輕之於堯舜,人貊小貊。

 

什一而稅,頌聲作則。

 

什一而稅,堯舜亦然」,是為通法也。

 

貢起堯舜,則古者公田什一,是堯舜之時,明此什一之法也。

 

範說不與先儒同,其先儒皆云什一者,十中稅一耳。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孟子者,何也?

 

昭公夫人也。

 

其不言夫人,何也?

 

諱取同姓也。

 

(葬當書姓,諱故亦不書葬。

 

○取如字,又七住反。)

 

疏注 「書當」至「書葬」。

 

○釋曰:莊二十二年「葬我小君文薑」,經書其氏,卒又稱夫人而書葬。

 

今孟子卒雖不稱夫人,準弋氏應書葬。

 

不言者,知諱同姓,故範例:夫人薨者十,而書葬者十。

 

夫人之道,從母儀。

 

即桓公夫人文薑一,莊公夫人哀薑二,僖公之母成風三,文公之母聲薑四,宣公之母頃熊五,成公之母穆薑六,成公之嫡夫人齊薑七,襄公之母定姒八,昭公之母歸氏九,哀公之母定戈十。

 

十者並書葬,其隱公夫人從夫之讓,昭公夫人諱同姓,二者皆不書葬也。

 

公會吳於橐皋。

 

(橐皋,某地。

 

○橐,章夜反,一音託。)

 

秋,公會衛侯、宋皇瑗於鄖。

 

(鄖,某地。

 

○鄖音云。)

 

宋向巢帥師伐鄭。

 

冬,十有二月,螽。

 

(螽音終。)

 

十有三年,春,鄭罕達帥師,取宋師於嵒。

 

(嵒,五鹹反。)

 

取,易辭也。

 

以師而易取,宋病矣。

 

疏「取易辭」至「病矣」。

 

○釋曰:上九年宋皇瑗取鄭師,今鄭罕達取宋師,其事正反,嫌宋為人所報,非宋之病,故重發以同之。

 

夏,許男成卒。

 

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

 

(及者,書尊及卑也。

 

黃池,某地。)

 

疏注「及者」至「卑也」。

 

○釋曰:隱二年傳云「會者,外為主焉爾」。

 

今言「公會晉侯」,則晉為主,於黃池而公往會之。

 

既以晉侯為主,會無二尊,故言及以卑吳也。

 

則與桓二年範注云「會盟言及,別內外也。

 

尊卑言及,序上下也」亦同。

 

何者?

 

外吳而尊晉,則內外,序上下也。

 

黃池之會,吳子進乎哉!

 

遂子矣。

 

(進遂稱子。)

 

吳,夷狄之國也,祝發文身。

 

(祝,斷也。

 

文身,刻畫其身以為文也。

 

必自殘毀者,以辟蛟龍之害。

 

○祝,之六反。

 

斷音短。

 

辟音避,蛟音交。)

 

疏注「文身」至「之害」。

 

○釋曰:荊、楊之域,厥土塗泥,人多遊永,故刻畫其身,以為蛟龍之文,與之同類,以辟其害。

 

欲因魯之禮,因晉之權,而請冠端而襲。

 

(襲,衣冠。

 

端,玄端。)

 

疏 「欲因魯」至「而襲」。

 

○釋曰:魯是守文之國,禮儀之鄉;

 

晉執中國之權,為諸侯盟主,故吳子欲因之而冠。

 

必欲因之者,以鄭伯?

 

原欲從中國,而被殺於鄵,吳子亦恐臣子不肯變從,故因魯之禮,因晉之權,然後群臣鄉化,以魯禮天下,共依晉權,諸侯所服故也。

 

是以《明堂》說魯云「天下以為有道之國,天下資禮樂焉」 是也。

 

云「請冠端而襲」者,請著玄冠玄端而相襲。

 

○注「襲衣冠,端玄端」。

 

○釋曰:吳俗祝發文身,衣皮卉服,不能衣冠相襲。

 

今請加冠於首,身服玄端,則衣冠上下共相掩襲,故云襲衣也。

 

《詩》云:「其軍三單。」

 

彼《毛傳》云:「三單相襲。」

 

彼謂三軍前後為相襲,則此衣冠上下亦為相襲也。

 

玄端者,謂玄端衣,而端幅製之,即諸侯視朝之服也。

 

諸侯視朝之服,緇布衣,素積裳,緇玄一也。

 

其藉於成周,(藉謂貢獻。)

 

疏注「藉謂貢獻」。

 

○釋云:貢謂土地所有,以獻於成周。

 

若《禹貢》「齒革羽毛」,「納錫大龜」,「惟金三品」之類,著於藉錄,以為常職,故知藉謂貢獻也。

 

以尊天王,吳進矣。

 

吳,東方之大國也。

 

累累致小國以會諸侯,以合乎中國。

 

(累累,猶數數也。

 

○累累,如字。

 

數,所角反。)

 

疏注「累累猶數數」。

 

○釋云:東方之國,吳為最大。

 

吳舉,小國必從,會吳於相、於道、於繒、於池之類,積其善事,故言數。

 

○數致小國,以合乎中國也。

 

吳能為之,則不臣乎?

 

(言其臣也。)

 

吳進矣。

 

王,尊稱也。

 

子,卑稱也。

 

辭尊稱而居卑稱,以會乎諸侯,以尊天王。

 

吳王夫差曰:「好冠來!」

 

孔子曰:「大矣哉!

 

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

 

(不知冠有差等,唯欲好冠。

 

○尊稱,尺證反,下同。

 

夫差音扶,下初隹反。)

 

疏「王尊稱也,子卑稱也」。

 

○釋曰:自黃池前,吳常僭號稱王,是其尊稱。

 

今去僭號而稱子,是其卑稱也。

 

○注「不知冠而差等」。

 

○釋曰:冕有旒數不同,則冠亦有差等之別。

 

吳為子爵,其冠之飾必不得與公侯同等,但未知若為差等爾。

 

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於越入吳。

 

秋,公至自會。

 

(吳進稱子,又會晉侯,故致也。)

 

疏注「吳進」至「致也」。

 

○釋曰:襄十年傳曰「會夷狄不致」。

 

致會者,一以吳進稱子,二又為公會晉侯,以此二事之故致之爾。

 

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葬許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於東方。

 

(不書所孛之星,而曰東方者,旦方見孛,眾星皆沒故。

 

○孛音佩。)

 

疏注「不書」至「方者」。

 

釋曰:文十四年「有星孛入於北鬥」,昭十七年「有星孛於大辰」,彼皆言所佩之星。

 

此不言所孛之星,直言東方者,彼北鬥大辰未沒之時有,故得言所孛之星;

 

此則旦明之時,方乃見孛,其東方常見之星,並以沒盡,故不言所孛之處星也。

 

盜殺陳夏區夫。

 

(傳例曰:「微殺大夫謂之盜。」

 

○區夫,烏侯反。)

 

十有二月,螽。

 

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

 

(杜預曰:「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此製作之本旨。」

 

又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巳矣夫。」

 

斯不王之明文矣。

 

夫《關雎》之化,王者之風。

 

《麟之趾》,《關雎》之應也。

 

然則斯麟之來,歸於王德者矣。

 

《春秋》之文,廣大悉備,義始於隱公,道終於獲麟。

 

○狩,手又反。

 

不出,如字,又赤遂反。

 

矣夫音扶。

 

不王,於況反,下「王德」同。

 

雎,七餘反。

 

之應,於敬反。)

 

疏注 「杜預」至「本旨」。

 

○釋曰:《論語》云:「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文王既沒,其為文之道,實不在我身乎。」

 

孔子既言「文武之道在我身」,孔子有製作之意。

 

《中庸》云,有其德無其位,不得製作;

 

有其位無其德,而不得製作。

 

孔子雖懷聖德,而道不王,故有製作之誌而不為也。

 

○注「又曰」至「文矣」。

 

○釋曰:凡聖人受命,而必鳳鳥至,河出圖,洛出書,故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巳矣夫。」

 

言巳無瑞應,道終不王,故云「斯不王之明文矣」。

 

○注「關雎之化,王者之風」。

 

○釋曰:子夏《詩序》云「《關雎》之化,王者之風」,言後妃有《關雎》之德也。

 

○注「麟之趾,關雎之應也」。

 

○釋曰:《詩序》文。

 

言後妃有《關雎》之德,為王者之風,故感麟來應之,以見其趾。

 

趾,足也。

 

○注「然則斯麟之來,歸於王德者矣」。

 

○釋曰:由後妃有《關雎》之化,為王者之風,故致得麟來應之。

 

然則孔子有王之德,故亦感得麟來應之,故斯應麟之來,歸於王德者,謂孔子也。

 

○注「春秋」至「獲麟」。

 

○釋曰:其《詩•周南》則始於《關雎》篇,終於《麟趾》,故《春秋》之文,亦義始於隱公之道,終於獲麟,乘之以十二,約之以周典。

 

《詩》云「誰將西歸,懷之好音」,示有讚於周道,故著西狩獲麟,言道備之驗也。

 

引取之也。

 

(言引取之,解經言獲也。

 

傳例曰「諸獲者,皆不與也」,故今言獲。

 

麟自為孔子來,魯引而取之,亦不與魯之辭也。

 

○為,於偽反。)

 

疏注「傳例」至「不與也」。

 

○釋曰:宣二年大棘之戰,鄭公子歸生獲宋華元,傳曰「獲者,不與之辭也」。

 

上十一年艾陵之職,吳獲齊國書,範云「與華元同義」,是諸獲皆不與之辭也。

 

今言獲麟者,欲言比麟自為孔子有王者之德而來應之,魯引而取之,亦不與魯之辭也。

 

必使魯引取之者,天意若曰以夫子因《魯史記》而脩《春秋》故也。

 

然則孔子脩《春秋》,乃獲麟之驗也。

 

狩地不地,不狩也。

 

非狩而曰狩,大獲麟,故大其適也。

 

(適猶如也,之也。

 

非狩而言狩,大得麟,故以大所如者名之也。

 

且實狩當言冬,不當言春。)

 

疏「狩地」至「適也」。

 

○釋曰:桓四年春「公狩於郎」,莊四年「冬,公及齊人狩而郜」,是狩皆書地。

 

今不書地,則非狩也。

 

非狩而曰狩者,大得此驗,故以大其所如者名之。

 

○注「實狩」至「言春」。

 

釋曰:案桓四年傳云「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是也。

 

其不言來,不外麟於中國也。

 

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恆於中國也。

 

(雍曰:「中國者,蓋禮義之鄉,聖賢之宅,軌儀表於遐荒,道風扇於不朽。

 

麒麟步郊,不為暫有。

 

鸞鳳棲林,非為權來。

 

雖時道喪,猶若不喪。

 

雖麟一降,猶若其常。

 

鵒非魯之常禽蜚,蜮非祥瑞之嘉蟲,故經書其有,以非常有,此所以所貴於中國,《春秋》之意義也。」

 

○道喪,息浪反。

 

音權,又音劬。

 

鵒音欲。

 

蜮音或。)

 

疏注「鵒」至「嘉蟲」。

 

○釋曰:昭二十五年經書「有?

 

鵒來巢」,莊二十九年經書「秋,有蜚」,莊十八年經書「秋,有蜮」,傳皆曰「一有一亡曰有」是也。

 

○注「所以」至「中國」。

 

○釋曰:麒麟一致,不為暫有,雖時道喪,猶若不喪。

 

如此為文,是所以取貴於中國,而王道頌盛,麟鳳常有,此則《春秋》之意然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23:26:01 | 只看該作者
【發表完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7:50 , Processed in 0.42970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