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埤子頭仁安宮】 埤子頭仁安宮位於台南縣(註1)白河鎮(註2)昇安里11鄰埤子頭34號,配祀有福德正神、田府元帥。
該廟又稱為伽藍宮,為昇安里的信仰中心,屬於下茄苳泰安宮的信仰圈。
其廟特色廟右為宋江館,祀有獅祖一尊,為昇安里埤仔頭、埔頭、埤仔內等聚落共同祭祀。
過去仁安宮都會前往下茄苳泰安宮進香,且當泰安宮媽祖遶境時,仁安宮都會派出獅陣護衛媽祖。
然而隨著青壯人口的外流以及經濟等因素的影響,仁安宮方面除非泰安宮要求且舉辦遶境活動,否則仁安宮已不再主動向泰安宮進香。
原本仁安宮和埤寮伽藍廟關係相當密切,但因日治時期黃民化運動的影響,埤寮伽藍廟遭到拆毀,於是仁安宮轉而到鹽水伽藍廟「割火」。
雖然和埤寮伽藍廟的關係不若以往,但仁安宮在往鹽水進香的回程中,仍會到埤寮伽藍廟歇息。
仁安宮奉祀之伽藍尊王神像是清康熙末年時,由先民鄭中自漳州迎請來臺,並奉祀於自宅中。
至清同治6年(1867年),鄭潭、郭嘮、沈牛等等信徒共同發起集資200圓建立廟宇於下尾宅(今南二高與縣道交叉處)。
大正8年(民國8年,1919年)廟宇年久失修,所以沈牛又與鄭教等庄民,各自出金重修廟宇,並建拜亭。
昭和4年(民國18年,1929年),鄭州等居民將廟遷移至現址。
昭和5年(民國19年,1930年)冬至,因發生大地震,廟宇遭震塌,翌年信徒始重修改建。
昭和10年(民國24年,1935年)鄭西川、鄭仁淵等人發起新建廟宇之議,翌年廟宇興建完成。
昭和14年(民國28年,1939年)因皇民化運動的影響,伽藍尊王神像被庄民林萬福私藏於家中,始得倖免於難。
戰後仁安宮歷經數次整修及增建,終得今日所見之樣貌。
至於仁安宮的祭典,則有農曆的4月1日,及7月15日中元節的普渡。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