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馬稠後關帝廟】 馬稠後關帝廟原名為文武聖帝廟,主祀關聖帝君。
根據廟內沿革指出相傳其為漳州人士魏誠於清順治18年(1661)自大陸奉請關帝金身抵臺後,擇地於關帝廟山(今內角里圓環處)立廟奉拜。
然根據《白河鎮(註1)誌》的說法,其建廟時間據推測約當在康熙中葉以後,即漳州先民魏誠到該地墾荒所建之廟。
關帝廟初建之時並不在現址,據說是在關帝廟山,即今將軍山在偏東,被當地人俗稱為「鳳梨山」之地。
嘉慶24年(1819),當時擔任清太師太保的王得祿將文武聖帝廟遷建於今址,並重塑關聖帝君金身。
道光27年(1847)王得祿不僅捐獻修廟,還發起信徒共同集資300元。
清咸豐5年(1855),為凝聚信眾虔心,結合地方人力,爰由時任臺灣鎮標中營守備曾飛龍依據信眾部落,區隔為天字、地字、人字、和字四角頭,輪流祭拜,並將其主管隆恩莊租務中的定抽租段獻給關帝廟,且詳列定抽獻入租段與抽納情形,以為油香,長奉勿替。
而地方士民則將曾飛龍的告示勒石,以茲紀念。
光緒2年(1876),由番仔寮的張周禧、王朝芳,以及馬稠後的魏志忠、魏疎生等15人發起關帝君會。
明治38年(1905)日政府進行土地調查之際,神明會地下的土地由各業主分配後,始由施大港一人負擔該會的維持費。
明治39年(1906)關帝廟在大地震中崩壞,馬稠後的保正等人發起各庄頭的信徒募款2仟元重建。
明治42(1912)再由魏有志、施大港、林拱等人參與重修。
戰後,曾於民國49年翻修,民國60年將原管理委員會改組,成立財團法人。
民國75年又重建。
馬稠後的祭拜聚落可分為天、地、人、和四大字,「天」指的是草店里內所有庄頭;
「地」指的是甘宅里所有庄頭及竹門里的番仔園、溪州、九甲園;
「人」是指崎內里頭前溪、芎蕉宅、越仔厝、嘉義縣水上鄉忠和村石仔缸、義興村紅毛寮、溪州仔;
「和」是指內角里內所有庄頭。
四字聚落輪流祭祀,每年由一字聚落主導,並統籌一切祭祀慶典事宜。
大抵在頭前溪以北,八掌溪以南的範圍皆屬於關帝廟的祭祀圈。
每年除農曆的正月12日到13日關聖帝君忌日暨昇天、6月24日關聖帝君誕辰由廟方主辦之外,每年7月27日中元普渡,則依循舊例,由天、地、人、和四部落輪流舉辦,廣陳牲禮果品祭祀孤魂,並舉辦遶境活動,場面盛大每使廟埕擁塞不通,蔚為村里中年度之一大盛事。
除了普渡活動的參與之外,天、地、人、和四部落的信眾亦有遴選廟內董事長、董監事、幹事、信徒代表等職務的權利,並有優先於境外人士參予頭家、爐主的機會。
非但如此,四部落內的角頭廟若是有進香或是神明聖誕等熱鬧活動也都會邀請馬稠後關帝廳的關聖帝君前往參與,顯見其居於地方領導及尊崇之地位。
不過,關帝廳雖和境內的廟宇往來熱絡,但相對於境外的活動參與卻相當較為薄弱,甚少有進香,近幾年來較大的對外活動也只有民國97年到大陸山西、河南省的參香,形成相對封閉的地域性廟宇性格。
另外,根據馬稠後關帝廟的路關牌顯示,其遶境的範圍包含了大埔、橋頭、大厝、下面厝、溪州仔、番仔寮、甘宅、崁頂、過溝仔、埤角、半路店、草店、山子前、祖厝、頂墘、內角、糞箕嵙、瓦窯坑、土人頭、石仔坑、紅毛寮、陳厝、溪州、關帝廟等。
而根據筆者自行的訪談,其遶境路線為大厝、溪州仔、番仔園、芎蕉宅、照安宮(過夜)、甘宅、崁頂、過溝仔、埤角、半路店、草店、山子前、祖厝、埤墘、內角、檳榔宅、糞箕嵙女媧廟(過夜)、土人頭、瓦窯坑、石仔坑、水上、紅毛寮、溪州、借路詔安厝、關帝廟等。
相較之下,這間隔10年的遶境範圍差異並不大,多以今行政區劃分上的草店里、內角里、甘宅里及嘉義縣境內水上鄉的部分庄頭為主,惟後來有新增崎內里部分庄頭。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