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龍潭龍元宮】 位於桃園縣龍潭鄉東龍路246號的龍元宮,就在龍潭市中心,是龍潭本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更是龍潭歷史悠久的古廟之一。
【沿革】據傳在清道光五年(西元1825年)有四位先民離鄉背井到龍潭地墾荒,有感於宗教信仰有撫慰與寄託的作用,於是在當地發起集資募捐,在現今龍潭第一市場附近創建了龍元宮。
但就在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龍元宮竣工完成準備登龕安座前,位於南興庄的五榖爺廟(永昌宮)卻忽遭回祿之災,於是經協調,龍元宮同意將五榖爺神像及香爐暫時安祀於廟內,直至永昌宮修復後,龍元宮欲歸還神尊時,龍潭當地信眾卻祈求奉祀五榖爺神像,經五榖爺乩示及雙方村民協議,於是將神像留在龍元宮奉祀,香爐則由南興庄迎回永昌宮奉祀,因此龍元宮才成為主祀五榖爺(即神農大帝)的廟宇。
到清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因龍元宮香火鼎盛,已容納不下大量信眾前來朝拜,加上信徒覺得廟址不適當,經黃三賢等人發起募捐才改建於目前廟址。
而經多次的修建,目前所見的廟貌為民國八十三年(西元1994年)改建完成的,廟內仍懸掛著道光年間的「萬世永賴」匾額,已作為龍元宮的歷史見證。
【傳說】神農大帝,即是「炎帝」神農氏。
神農氏發明耒耜,教民種植五榖的方法,又親嘗百草,來醫治民間的疾苦,並且樹立市廛的規模,互通貨財,因此百姓對於神農大帝的恩澤相當尊崇,尤其是耕種農作物的農民,更尊之為「先農」、「田祖」、「先嗇」,之後「神農大帝」,又被稱為「先帝爺」或「五榖爺」、「栗母王」,或稱「藥王大帝」、「開天炎帝」等。
而對於神農大帝的樣貌,無論是在台灣或大陸各地,大多都是雕塑為頭角崢嶸,袒胸露臂,腰圍樹葉,赤守跣足的原始裝束,可是在龍元宮廟中所供奉的神農大帝,卻是衣冠束帶,一派文官相貌,與一般所見半裸的神農像完全不同,是全台相當少見的。
【特色】龍元宮為一座兩殿加一天井的廟宇,兩側設有鐘鼓樓,前方並加建廣大的拜亭,除主祀神農大帝外,另同祀文昌帝君及天上聖母媽祖娘娘,並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而每年農曆的正月廿日迎媽祖、四月廿六日神農大帝聖誕、七月十二、十三日慶讚中元普渡法會均是龍元宮最隆重盛大的祭祀與酬神節日,但近年來每屆元宵節所舉辦的迎財神踩街遶境活動更成為本鄉特色,有北天燈南蜂炮、龍潭迎財神之美譽。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