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呴】
①[xǔㄒㄩˇ]
[『廣韻』香句切,去遇,曉。]
[『集韻』火羽切,上噳,曉。]
1.噓氣,哈氣。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成玄英疏:“於是吐沫相濡,呴氣相濕。”
因引申爲滋養化育。
『淮南子·俶眞訓』:“道之所施也,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載,六合所包,陰陽所呴,雨露所濡……此皆生一父母而閱一和也。”
淸魏源『陝西嚴公神道碑銘』:“以覆以呴,以起秦庶,於溝於路。”
亦指吸氣。
『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爲壽而已矣。”
成玄英疏:“吹,冷呼而吐故;
呴,暖吸而納新。”
2.和悅。
參見“呴呴”、“呴兪”。
呴②[hǒuㄏㄡˇ]
[『廣韻』呼后切,上厚,曉。]
1.吼叫。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順逆』:“水爲民害,咎及介蟲,則龜深藏,黿鼉呴。”
『後漢書·五行志三』:“建安七八年中,長沙醴陵縣有大山,常大鳴,如牛呴聲。”
2.指轟鳴,發出巨響。
『文選·郭璞〈江賦〉』:“圓淵九回以懸騰,溢流雷呴而電激。”
李善注引『聲類』:“呴,嘷也。”
『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冰夷風薄而雷呴,陽侯山載而谷沉。”
呴③[ɡòuㄍㄡˋ]
[『集韻』居候切,去候,見。]
1.野雞鳴叫。
『大戴禮記·夏小正』:“雷則雉震呴,相識以雷。”
『史記·殷本紀』:“有飛雉登鼎耳而呴。”
張守節正義:“呴,雉鳴也。”
『淮南子·要略』:“<齊景公>族鑄大鐘,撞之庭下,郊雉皆呴。”
高誘注:“大鐘聲似雷震,雉應而呴鳴也。”
2.泛指鳥鳴聲。
參見“呴呴”。
呴④[ɡōuㄍㄡ]
[『集韻』居侯切,平侯,見。]
見“呴犁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