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城】
①[chénɡㄔㄥˊ]
[『廣韻』是征切,平淸,禪。]
1.都邑四周的牆垣。
一般分兩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
城字單用時,多包含城與郭。
城、郭對舉時只指城。
『詩·大雅·文王有聲』:“築城伊淢,作豊伊匹。”
『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
唐韓愈『春雪』詩:“城險疑懸布,砧寒未擣綃。”
2.城池,城市。
『左傳·僖公十五年』:“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
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詞:“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郞。”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一章:“延安,這個挨長城靠黃河的古城。”
3.猶國。
古代王朝領地,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爲中心,皆可稱城。
『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
鄭玄箋:“城,猶國也。”
4.唐要塞設守之處。
『新唐書·兵志』:“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
5.筑城。
『詩·小雅·出車』:“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漢書·惠帝紀』:“三年春,發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
宋蘇軾『儒者可與守成論』:“<秦始皇>東城臨洮,北築遼水,民不得休息。”
『明史·童仲揆傳』:“明年,天啓改元,應泰欲城淸河、撫順。”
6.守衛城池。
『宋史·李庭芝傳』:“應庚發兩路兵城南城,大暑中暍死者數萬。”
淸魏源『聖武記』卷一:“我朝縱還臺堡降卒二千,城者拒之,雖往返議和之使,亦不令入城。”
7.姓。
戰國有城渾。
見『戰國策·楚策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