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太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2 07:4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太陽

 

拼音

 

tàiyáng

 

英文參考

 

sun;

 

(ofhumananatomy)thetemples

 

脈學術語·太陽

 

太陽指古代全身遍診法叁部九候部位之一。

 

即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以候頭角之氣。

 

小兒面部望診的部位·太陽

 

太陽即文臺(眉梢外側端凹陷處稍上方)稍上靠內側處。

 

《奇效良方》:“左太陽并口角紅脈現,變蒸候,主煩躁啼叫,頭肚上溫溫壯熱,……”

 

經外穴名·太陽

 

出《銀海精微》。

 

太陽別名前關、當陽。

 

本穴位置原載:“在外眥五分是。”

 

《圣濟總錄》:“眼小眥后一寸。”

 

《奇效良方》:“在眉后陷中,太陽紫脈上。”

 

今多據《圣濟總錄》結合《奇效良方》等,定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顴顳神經,以及顳筋膜間靜脈叢,顴眶動、靜脈,顳深動、靜脈。

 

主治頭痛,偏頭痛、感冒、眩暈、牙痛,目赤腫痛,及叁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急性結膜炎,麥粒腫等。

 

直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

 

標準定位太陽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取穴正坐位或側伏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穴位解剖太陽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顳筋膜和顳肌。

 

分布有顴神經的分支顴面神經,面神經的顳支和顴支,下頜神經的顳神經和顳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功用清肝明目,通絡止痛。

 

主治病癥1、偏正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

 

2、目赤腫痛,視神經萎縮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配伍太陽配太沖、委中、關沖、風池、合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邪作用,主治天行赤眼。

 

太陽配攢竹、肝俞、太沖、光明、腎俞、照海,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的作用,主治視物易色。

 

太陽配頭維、率谷、風池,有通經活絡作用,主治偏頭痛。

 

文獻摘要1.《圣惠方》:理風,赤眼頭痛,目眩澀。

 

2.《集成》:偏頭痛。

 

研究進展1.流行性結膜炎點刺太陽穴為主治療103例,效果較好。

 

能調整非洲流行性結膜炎引起的血象異常,促進角膜潰瘍穿孔的愈合,促進角膜近期瘢痕的吸收,縮小。

 

2.頭痛配印堂,點刺放血治療高血壓引起的頭痛50例,效果良好。

 

經穴別名·太陽

 

出《千金要方》注。

 

《東醫寶鑒》作大陽。

 

即瞳子髎。

 

見該條。

 

人體部位名·太陽

 

太陽指顳颥部。

 

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外后上方,當顴骨弓上方的部位。

 

恒星·太陽

 

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態球體,它的直徑約為1.39×106km,質量約為2.2×l027t,為地球質量的3.32×105倍,體積則比地球大1.3×106倍,平均密度為地球的1/4。

 

其主要組成氣體為氫(約80%)和氦(約19%)。

 

由于太陽內部持續進行著氫聚合成氦的核聚變反應,所以不斷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輻射和對流的方式由核心向表面傳遞熱量,溫度也從中心向表面逐漸降低。

 

由核聚變可知,氫聚合成氦在釋放巨大能量的同時,每1g質量將虧損0.00729。

 

根據目前太陽產生核能的速率估算,其氫的儲量足夠維持600億年,因此太陽能可以說是用之不竭的。

 

在太陽平均半徑23%(0.23R)的區域內是太陽的內核,其溫度約為8×106~4×107K,密度為水的80~100倍,占太陽全部質量的40%,總體積的15%。

 

這部分產生的能量占太陽產生總能量的90%。

 

氫聚合時放出γ射線,當它經過較冷區域時由于消耗能量,波長增長,變成X射線或紫外線及可見光。

 

從0.23~0.7R的區域稱為“輻射輸能區”,溫度降到1.3×105K,密度下降為0.079g/cm3。

 

0.7~1.0R之間稱為“對流區”,溫度下降到5×103K,密度下降到10-8g/cm3。

 

太陽的外部是一個光球層,它就是人們肉眼所看到的太陽表面,其溫度為5762K,厚約500km,密度為10-6g/cm3,它是由強烈電離的氣體組成,太陽能絕大部分輻射都是由此向太空發射的。

 

光球外面分布著不僅能發光,而且幾乎是透明的太陽大氣,稱之為“反變層”,它是由極稀薄的氣體組成,厚約數百公里,它能吸收某些可見光的光譜輻射。

 

“反變層”的外面是太陽大氣上層,稱之為“色球層”,厚約1~1.5×104km,大部分由氫和氦組成。

 

“色球層”外是伸入太空的銀白色日冕,溫度高達1百萬度,高度有時達幾十個太陽半徑。

 

從太陽的構造可見,太陽并不是一個溫度恒定的黑體,而是一個多層的有不同波長發射和吸收的輻射體。

 

不過在太陽能利用中通常將它視為一個溫度為6000K,發射波長為0.3~3μm的黑體。

 

引用:http://big5.wiki8.com/taiyang_779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4 20:28 , Processed in 0.08301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