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肝血管瘤】
拼音
gānxuèguǎnliú
英文參考
hemangiomas
概述肝血管瘤(hemangiomas)大多數屬海綿狀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常在成年人出現癥狀,女性為多。
肝血管瘤是肝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術前大多數病例都能得到確診,絕大多數無癥狀,少數因腫瘤較大而出現肝區不適。
如有增大趨勢,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應盡早治療。
腫瘤見于肝臟任何部位,常位于包膜下,多為單發(約10%為多發),腫瘤直徑多小于4cm,但亦可小至數mm,個別大至30cm者。
腫瘤表面呈暗紅或紫色,外有包膜,切面呈海綿狀。
有時血管瘤內可見血栓形成和瘢痕,偶有鈣化。
顯微鏡下血管瘤是一內壁為不同大小的扁平內皮細胞的血管管道構成交通的空隙網,其中含紅細胞,有時可見新鮮的機化血栓。
腫瘤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
病因病理病機肝血管瘤是肝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占肝良性腫瘤的84%,高齡女性多見。
大多為海綿狀血管瘤,極少為毛細血管瘤及血管內皮瘤。
多次妊娠及口服避孕藥多見。
病變可單發,也可多發,多見于肝右葉后段。
病理改變為腫瘤被復結締組織被膜,與周圍肝組織分界清楚,由充滿血液的血管囊腔構成,囊腔間有纖維性間隔,囊腔壁襯以扁平內皮細胞。
腫瘤可發生纖維化、鈣化及血栓形成。
臨床表現小的病變多無癥狀,經體檢超聲發現,較大的病變可造成上腹不適或觸及包塊。
巨大血管瘤可使肝臟顯著增大。
臨床表現,<4cm者多無癥狀,常于體格檢查作腹部超聲時偶然發現;
4cm以上者約40%伴腹部不適,肝腫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
肝血管瘤常含機化血栓可能反復血栓形成造成腫瘤腫脹,引起Glisson′s包膜牽拉脹痛。
腫塊軟硬不一,有不同程度的可壓縮感,少數呈堅硬結節感。
腫塊很少自發破裂。
肝功能一般正常,大血管瘤罕見的綜合征為消耗性凝血障礙、血小板減少及低纖維蛋白血癥。
輔助檢查1.超聲表現:顯示肝內均質、強回聲病變,邊界大多清楚,或病變區內強回聲伴不規則低回聲,病變內可顯示擴張的血竇。
2.CT表現:(1)平掃:肝內低密度區,輪廓清楚,密度均勻或病變區內有更低密度區,代表血栓機化或纖維分隔,少數可見到鈣化。
(2)增強掃描:①早期病變邊緣顯著強化呈結節狀或“島嶼狀”,密度與鄰近腹主動脈相近,明顯高于周圍肝實質密度,持續時間超過2分鐘。
②隨著時間延長,增強幅度向病變中央推近,而病變的低密度區相對變小。
③延時掃描病變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掃時病變內更低密度無變化)。
增強掃描是診斷肝海綿狀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現,診斷正確率可在90%以上。
一般典型表現出現在動脈早期,即注藥后30~60秒。
因此強調正確的檢查技術,即快速、團狀注射造影劑,快速掃描,適時延時掃描。
否則,因未見到特征性表現易造成誤診或漏診。
3.同位素99mTC肝血池掃描及肝血管造影檢查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診斷,表現為無腫瘤染色,邊緣清楚銳利,血管瘤顯影時間較長。
4.MRI:T1圖像呈低信號強度,T2弛豫時間延長,表現為高信號強度組織。
引用:http://big5.wiki8.com/ganxueguanliu_20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