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牡蠣】
拼音
mǔlì
英文參考
oyster牡蠣(Oyster)生長在溫、熱帶海洋中,以法國沿海所產最為聞名。
牡蠣殼形極不規則,左殼(下殼)較大而凹,附著它物,右殼(上殼)較小而平滑,掩覆如蓋,殼而有灰,青紫,棕等顏色。
牡蠣肉質細嫩,鮮味突出,帶有腥味,味道獨特。
可以汆湯,打鹵、燒、軟炸,還可制成罐頭,亦可加工制成蠔豉或蠣干,蠔油。
牡蠣的別名蠣黃、蠔白、海蠣子、青蚵、生蠔、牡蛤、蠣蛤
牡蠣使用提示每次約50克
牡蠣營養價值1.牡蠣提取物有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降低高血脂病人的血脂和血中TXA2含量,有利于胰島素分泌和利用,又能使惡性腫瘤細胞對放射線敏感性增強,并對其生長有抑制作用;
2.牡蠣中所含豐富的牛黃酸有明顯的保肝利膽作用,這也是防治孕期肝內膽汁瘀積癥的良藥;
3.所含的豐富微量元素和糖元,對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矯治孕婦貧血和對孕婦的體力恢復均有好處;
4.牡蠣又是補鈣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豐富,由于鈣被體內吸收時需要磷的幫助,所以有利于鈣的吸收;
5.牡蠣還含有維生素B12,這是一般食物所缺少的,維生素B12中的鉆元素是預防惡性貧血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因而牡蠣又具有活躍造血功能的作用;
6.牡蠣中所含的蛋白質中有多種優良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有解毒作用,可以除去體內的有毒物質,其中的氨基乙磺酸又有降低血膽固醇濃度的作用,因此可預防動脈硬化。
牡蠣的選購識別優質牡蠣:優質牡蠣行完整結實,表面無沙和碎殼,肉質飽滿呈金黃色,光滑肥壯,干度足;
體形基本完整,比較瘦小,色赤黃略帶黑色的次之。
牡蠣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適宜體質虛弱兒童、肺門淋巴結核、頸淋巴結核、瘰疬、陰虛煩熱失眠、心神不安、癌癥及放療、化療后食用;
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抗癌海產品,適宜作為美容食品食用;
適宜糖尿病人、干燥綜合征、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癥之人食用;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和懷孕期間皆宜食用;
2.患有急慢性皮膚病者忌食;
脾胃虛寒、滑精、慢性腹瀉、便溏者不宜多吃。
牡蠣食療作用牡蠣味甘、咸、性平;
歸肝、心、腎經;
具有滋陰、養血、補五臟、活血、充肌等功效。
1.益陰潛陽。
用于陰虛陽亢引起的煩躁。
失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潮熱盜汗。
2.收斂固澀。
治療虛汗、滯下、遺精。
3.軟堅散結。
可治療結腫、包塊、痰火瘰疬。
與牡蠣相克的食物牡蠣肉不宜與糖同食。
牡蠣藥典標準中藥名稱牡蠣拼音名Muli英文名CONCHAOSTREAE來源本品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OstreagigasThunberg、大連灣牡蠣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或近江牡蠣OstrearivularisGould的貝殼。
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凈,曬干。
性狀長牡蠣呈長片狀,背腹緣幾平行,長10~50cm,高4~15cm。
右殼較小,鱗片堅厚,層狀或層紋狀排列,殼外面平坦或具數個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黃褐色,內面瓷白色,殼頂二側無小齒。
左殼凹下很深,鱗片較右殼粗大,殼頂附著面小。
質硬,斷面層狀,潔白。
無臭,味微咸。
大連灣牡蠣呈類三角形,背腹緣呈八字形。
右殼外面淡黃色,具疏松的同心鱗片,鱗片起伏成波浪狀,內面白色。
左殼同心鱗片堅厚,自殼頂部放射肋數個,明顯,內面凹下呈盒狀,鉸合面小。
近江牡蠣呈圓形、卵圓形或三角形等。
右殼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黃等色,環生同心鱗片,幼體者鱗片薄而脆,多年生長后鱗片層層相疊,內面白色,邊緣有時淡紫色。
炮制牡蠣洗凈,干燥,碾碎。
煅牡蠣取凈牡蠣,照明煅法(附錄ⅡD)煅至酥脆。
性味與歸經咸,微寒。
歸肝、膽、腎經。
功能與主治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收斂固澀。
用于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癘痰核,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泛酸。
煅牡蠣收斂固澀。
用于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
用法與用量9~30g,先煎。
貯藏置干燥處。
引用:http://big5.wiki8.com/muli_23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