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尋常痤瘡】
拼音
xúnchángcuóchuāng
英文參考
commonacne
概述尋常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疾病,是青春期的常見病,多發于15~30歲男女青年c一般認為,本病多由于青春期間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發育旺盛,使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現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月旨栓”,且與遺傳因素有關,但其確切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現代西醫學亦無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患者常因影響面部的美容而深感苦惱。
應用中醫中藥治療本病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痤瘡,在中醫學中相當于“痤”或“痤痱”,或稱之謂“肺風粉刺”、“面瘡”等。
最早的記載見于《黃帝內經》:“汗出見濕,乃生痤痱……郁乃痤。”
(《素問·生氣通天論》)不僅指出了汗濕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總括了本病的病機所在。
晉代《肘后備急方》提到本病發生在面部,故稱面瘡。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說:“面瘡”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瘡,頭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比較詳細地描述了本病的癥狀。
特別是清代吳謙在《醫宗金鑒》中對本病的癥狀、病因、治法、方藥等作了更為全面的論述:“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
日久嘴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
宜內服枇杷清肺飲,外敷顛倒散,緩緩自收功也。”
以上論述,說明古代醫家對本病的診治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
現代中醫治療本病的首篇論文發表于1958年。
在60年代,除了中醫中藥外;
針灸治療本病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70年代段起,臨床報道逐漸增多。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美的追求日益迫切。
至80年代,中醫界對痤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觀察和研究,有關臨床資料大量涌現。
在病因病機的探討中,醫家們通過臨床實踐,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古代“郁乃痤”的病機認識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補充和完善。
在治療方面,除沿用傳統辨證分型進行論治外,強調內治與外治并重,辨證治療與專方治療并重,藥物治療與針灸治療并重。
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創新,如在服藥方面,有采用周期服藥法治療女性患者。
在針灸治療方面,采用電針、耳針、埋針、刺血等法,明顯提高了臨床療效。
據統計,中醫針灸治療本病的有效率在90%左右。
本病的機理研究,近年來也開始引起重視,如進行了血清鋅、銅及維生素A、E值的測定,結果發現,均比健康人明顯降低,提示了痤瘡患者體內微量元素代謝均呈紊亂現象。
實驗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較正常人為高,且較正常人產生過多的皮脂。
這些均顯示皮脂代謝紊亂,血液循環不良是發病的重要因素,與中醫認為瘀血、濕熱致病說頗為吻合。
病因病機古今資料表明,引起痤瘡的病因主要與外邪、飲食、血熱、濕熱之邪為患有關,其病理機制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邪襲腠理肺為嬌腑,易受外邪侵犯,勞累汗出當風,迫于肌膚,正邪之氣相搏,閉阻衛陽之氣,衛氣郁滯則脂液津血運行不暢,蓄于玄府,發為痤瘡。
肺經邪熱本為陽熱內盛之軀,又嗜煙酒,久則生熱,邪熱郁于肺中,皮毛為肺所主,而鼻屬肺,肺經郁熱熏蒸肌膚,血熱壅滯毛竅而成。
胃腸濕熱過食辛辣、炙賻之品,濕熱內生,結于腸胃,肺與大腸相表里,腸胃熱盛,腑氣不通,移熱于肺,上熏滯于肌膚毛竅,瘀久生毒,痤瘡乃發。
脾失健運思慮、勞累過度損傷脾氣,運化水濕功能失職,致濕無出路而聚于體內,郁久化熱生痰,濕熱挾痰,凝于肌腠毛竅而發痤瘡。
辨證分型痤瘡一病由于好發于青春期,故絕大部分患者在臨床上表現以實熱證居多,分析綜合各地資料,可具體辨證分為以下三型:1.肺經熱毒顏面痤瘡以鼻周多見,其疹舨熱紅痛,或中有脂栓,用手指擠壓,有小米或米粒樣的液體排出,甚者可見膿瘡,伴顏面潮紅,口干咽燥。
舌質紅,苔微黃,脈來浮數。
2.腸胃濕熱顏面丘疹色紅,微腫,疼痛,皮損部以額部、口周為多,皮脂分泌較多,炎癥嚴重時伴見膿瘡。
同時可見口苦口干,納呆腹脹,小便溲赤,大便秘結。
舌質紅,苔黃厚膩,脈象濡數。
3.血熱瘀滯顏面皮疹呈黃豆或指頭大小,色紅或紫紅,同時伴有囊腫、結節、疤痕等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搔癢和疼痛交替出現,嚴重者呈橘皮臉。
舌質暗紅或邊有瘀點,苔薄白,脈來細澀。
治療療效標準基本治愈:皮疹消退,無新疹發生,局部僅殘留極少數皮膚損害。
顯效:皮疹縮小,皮膚損害消退在70%以上。
有效:皮膚損害消退在30%以上或炎癥明顯減輕。
無效:皮疹稍見減輕,或無變化,或較原先加重。
分型治療(1)肺經熱毒治法:清肺解毒消疹。
處方:桑葉9克,菊花9克,枇杷葉(包)15克,荊芥7克,黃芩15克,生地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玄參12克,桔梗6克,梔子5克,川芎9克,蒲公英20克。
加減:若搔癢甚者加蟬衣、防風;
疹色紫紅加紫草;
大便秘結加生大黃;
月經不調加丹參、益母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為基本方加減治療319例,基本治愈135例,顯效122例,有效5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8.1%。
常用成方:枇杷清肺飲、桑菊飲、銀翹散、防風通圣散、普濟消毒飲等。
(2)胃腸濕熱治法:清熱化濕通腑。
處方:茵陳10克,黃柏7克,知母9克,枇杷葉9克(包),生地30克,黃芩9克,丹皮9克,米仁20克,茯苓12克,制大黃9克,生甘草3克。
加減:有膿頭形成加蒲公英、蚤休;
癢甚者加地膚子、白蘚皮;
納呆乏味者加山楂、炙雞內金。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亦可煎水濕敷患處。
療效:以上方為基本方加減共治療417例,基本痊愈286例,顯效76例,有效48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8.3%。
常用成方:三黃湯、黃連解毒湯、黃連瀉心湯、龍膽瀉肝湯、清胃散、承氣湯等。
(3)血熱瘀滯治法:清熱涼血化瘀。
處方:丹參30克,生地36克,赤芍15克,土大黃15克,當歸尾9克,紅花6克,丹皮12克,蛇舌草15克,凌霄花10克,生甘草3克。
加減:搔癢甚者加地膚子、苦參;
疤痕形成加馬勃、牡蠣、皂刺。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78例,基本痊愈15例,顯效22例,有效3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4.8%。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湯、丹參飲、桃紅四物湯等。
專方治療(1)蛇舌山楂飲組成:蛇舌草、山楂各30克,生地,紫丹參各20克,玄參15克,枯芩10克,生甘草5克。
加減:氣滯血瘀加郁金、紅花、莪術;
脾胃濕熱者加炒白術、炒山梔、地膚子;
肺熱加桑白皮;
有膿頭加紫花地丁;
皮脂溢出盛者加龍膽草;
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54例,基本痊愈33例,顯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6%。
(2)清肺消痤飲組成:桑白皮10克,黃芩10克,銀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生地12克,白芷6克,生甘草3克。
加減:皮損感染重,膿血疹多加蒲公英、連翹;
皮脂多加苦參;
有結節或囊性皮損重者加紅花、夏枯草、土貝母。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飯后服用),4周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00例,基本痊愈45例,顯效28例,好轉2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5%。
(3)三皮四物湯組成:地骨皮、白蘚皮、丹皮、生地、當歸、川芎、赤芍、川牛膝適量。
加減:夾濕者加黃柏、蒼術、米仁;
挾風者加防風、蟬衣。
用法:月經干凈后12~15天服藥,每日1劑,連服6~9劑,共服3個月經周期。
閉經者,服完9劑,間隔20天再服9劑。
服藥期間忌辛辣,并停用其他一切藥物。
療效:共治療女性患者88例,顯效61例,有效2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6%。
(4)搽劑組成:赤石脂、密佗僧、硫磺、樟腦、天仙子、白果各10克,冰片3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加入75%乙醇300毫升中,分瓶裝之,密封5天后即可用之。
用前先將藥物充分搖勻至未見沉淀,以棉簽蘸藥外搽皮損處,早晚各1次,10天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144例,基本治愈76例,有效6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5.8%。
(5)痤瘡搽劑組成:硫磺5克,枯礬10克,生大黃5克,黃連3克,黃柏3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過篩,加冷開水70毫升,拌勻,裝瓶備用。
于每晚臨睡前將藥液搖勻,用消毒脫脂棉蘸稀糊狀藥液搽于患處,第2天早晨洗臉時洗去,須堅持天天用藥,連續7~30天。
療效:共治療Z0例,皆近期治愈,療程最短僅7天,最長25天痤瘡消失。
老中醫經驗朱仁康醫案劉××,男,21歲。
初診日期為1973年1月20日。
主訴:臉面出現痤瘡疙瘩成囊胂狀已3年。
開始起黑頭粉刺,面部油多光亮,并起膿瘡及囊腫,癢痛相兼,擠出膿后形成疤痕疙瘩,時輕時重,纏綿不斷,屢治無效。
檢查臉面部可見密集之黑頭粉刺,散在膿瘡囊腫,成萎縮性疤痕,頜部、頸部、前胸、后背亦見多處類似損害。
舌質紅絳,脈象弦滑。
證屬脾胃積熱,熏蒸于肺,日久痰瘀積聚而成面瘡。
治宜涼血清熱,消瘀軟堅。
處方: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術9克。
以上方為主加減,先后服21劑,癥狀逐漸趨輕,囊腫較平,已不常起膿腫。
后即改制成丸劑,以便長期服用。
處方:生地60克,丹參60克,赤芍6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
炒莪術60克,蒲公英60克,蚤休60克,夏枯革60克: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服丸二、三月后,面部囊腫大致趨平。
按:痤瘡的發生,男性主要與吸煙及嗜食刺激辛辣之品有關,此例痤瘡患者以膿瘡囊腫、疤痕為主,可知系年輕體盛,脾胃積熱郁久成痰淤所致,病經3年,已屬慢性。
故朱老先用涼血清熱、消瘀軟堅為法,待膿瘡囊腫趨平,再以丸藥徐徐圖治,緩收其功。
用藥規律為了進一步探求中醫治療痤瘡的用藥規律,使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提高,故對19篇用藥20例以上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應用頻度(例)報道文獻(篇)藥物>80010~17生甘草、蛇舌草、黃芩。
500~7995~15生地、赤芍、枇杷葉、桑白皮。
200~4995~10黃連、丹皮、當歸、生山楂、丹參。
1~4蒲公英、虎杖、敗醬革、透骨草、茵陳、大黃、薏苡仁、銀花、梔子、荊芥。
100~1991~4地骨皮、知母、玄參、澤瀉、連翹、紅花、茯苓、生石膏、菊花、川芎、白芷、黃柏、紫花地丁、苦參、馬齒莧。
上表中應用頻度及報道文獻最多的中藥為生甘草、蛇舌草和黃芩三味。
三味藥均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所不同的是生甘草還能解百藥之毒兼以護胃,在治療痤瘡眾多的清熱解毒苦寒敗胃藥運用之時,生甘草自是不可缺少的一味良藥;
黃芩主清上焦肺經之熱;
蛇舌草為解一切熱毒之首藥。
其次為涼血活血之藥i從藥物的運用頻率中可以看出,依據痤瘡一證在臨床上以實證、熱證居多這上特點,故中醫采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之藥進行治療,藥證吻合,從而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其他療法(1)針灸①體針取穴:主穴:曲池,合谷(雙)。
配穴:肺經風熱加大椎、肺俞穴,肺脾風熱加足三里,沖任不調加三陰交。
操作:以上穴分2組治療,針刺組57例,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分鐘;
電針組87例,用G6805治療儀,斷續波,每次通電20分鐘,均每日1次,20次為一療程。
療效:針刺組57例中,基本痊愈30例,顯效2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5%;
電針組87例,基本痊愈76例,顯效11例,全部有效。
②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
操作:抽取患者自身靜脈血2毫升,迅速加人生脈注射液2毫升,搖勻即注入雙側足三里。
抽血和穴注均按常規消毒,每5天治療1次,5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12例患者,治愈105例,占93.8%。
其中一個療程治愈者35例,占31.25%,二個療程治愈者70例,占62.5%。
余經1~2個療程治療均獲顯效。
③耳穴刺血取穴:a.耳前(熱穴),耳后(相當于降壓溝);
b.內分泌、皮質下穴。
操作:每組每次取一穴,僅用一側,兩側輪番使用。
常規消毒后,用細三棱針(亦可用眼科小手術刀片)迅速刺出血(劃破表皮0.1cm),以酒精棉球拭凈,隨后用消毒干棉球壓迫針眼,以免感染。
每隔一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217例,基本痊愈132例,顯效59例,好轉2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9.53%④剃絡拔罐取穴:主穴a.大椎、至陽;
b.身柱、筋縮;
c.神道、命門。
配穴:降壓溝、熱點、胃穴(均為耳穴)。
操作:主穴每次取1組,以三棱針或皮膚針叩刺數下,出血,然后拔罐20分鐘,起罐。
配穴用三棱針或手術刀片(15號)割治,出血數滴,每次選1~2穴。
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療效:共治療254例,基本痊愈161例,顯效22例,有效6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9.2%。
(2)單方驗方①天葵米仁方組成:紫背天葵草50克(干品15克),薏苡仁30克。
用法:上二藥用淘米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內服半小碗,分3次服,同時取熱藥汁適量擦洗患處,隔日1次。
②剃猬油(外用)組成:刺猬油。
用法:取刺猬脂肪,入鍋慢火熬油,涼后微凝為淺黃色,涂于患處皮膚,每日1次。
其他措施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忌用手擠壓痤瘡,以防止感染。
飲食保持清淡,富于營養,如多吃糙米、蘿卜、白菜、豆制品等含大量維生素A、C的食物。
因清淡食品能減少皮脂腺的分泌,維生素A和C可以防止皮膚及毛囊角化,使毛囊口通暢,有利于脂液分泌物的流出,減少痤瘡形成的機會。
引用:http://big5.wiki8.com/xunchangcuochuang_35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