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下尿路感染】
拼音
xiàniàolùgǎnrǎn
英文參考
lowerurinarytractinfection
疾病別名膀胱炎,尿道炎
疾病分類腎臟內科
疾病概述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和尿道由細菌感染引發的炎癥病變。
又有膀胱炎、尿道炎之稱。
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10倍。
臨床表現:1.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典型癥狀有排尿燒灼感或疼痛,尿急和尿頻,恥骨區痛,膿尿或血尿。
嚴重血尿多見于女性患者。
2.全身癥狀主要為發熱、乏力。
如伴見腰背痛、惡寒、發熱、惡心嘔吐等全身中毒癥狀,表明為有腎臟感染。
3.復發性膀胱炎多見于中老年女性,表現為尿頻、尿急、夜尿,膀胱充盈時恥骨上疼痛,排尿后減輕。
可有鏡下血尿。
4.典型癥狀黨可在數日內自行消退。
疾病描述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和尿道由細菌感染引發的炎癥病變。
又有膀胱炎、尿道炎之稱。
膀胱炎又分為急性膀胱炎和復發性膀胱炎。
下尿路感染幾乎全部為繼發于泌尿系及泌尿系外的病變,而絕大多數是由革蘭氏陰性菌引致,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10倍。
本病歸屬中醫“淋證”范疇。
癥狀體征1.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典型癥狀有排尿燒灼感或疼痛,尿急和尿頻,恥骨區痛,膿尿或血尿。
嚴重血尿多見于女性患者。
2.全身癥狀主要為發熱、乏力。
如伴見腰背痛、惡寒、發熱、惡心嘔吐等全身中毒癥狀,表明為有腎臟感染。
3.復發性膀胱炎多見于中老年女性,表現為尿頻、尿急、夜尿,膀胱充盈時恥骨上疼痛,排尿后減輕。
可有鏡下血尿。
4.典型癥狀黨可在數日內自行消退。
疾病病因細菌感染引起。
病理生理細菌感染泌尿道,引起的一系列泌尿道刺激癥狀及全身不適。
診斷檢查尿常規檢查以白細胞增多(>5個/HP)為主,可伴有血尿或少量蛋白,中段尿培養致病菌檢查陽性(其中桿菌≥105/m1,球菌≥102/m1);
③尿抗體包裹細菌(ACB)檢查及膀胱滅菌后尿標本致病菌培養陰性。
診斷:1.依據臨床典型癥狀,即可診斷。
2.尿常規檢查可有菌尿。
3.有典型癥狀而無菌尿者,為無菌性膀胱炎。
4.本病應注意與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相鑒別。
治療方案護理1.按腎臟病護理常規護理,有高熱者按高熱護理常規護理。
2.尿常規、尿沉渣找細菌、真菌培養等均應留晨尿。
對女性和包皮過長男性者,應先清潔外陰部尿道口。
清潔中段尿采集按第叁篇第八章執行。
各種尿標本收集后,均應立即送檢。
治療主要為抗感染治療。
選擇敏感的抗生素。
1.臨床治愈癥狀消失,停藥72h后,每隔2~3d作尿常規及細菌培養,連續3次陰性。
2.痊愈臨床治愈后,尿常規及細菌培養每月復查1~2次,連續半年均陰性。
預后及預防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感染機會。
引用:http://big5.wiki8.com/xianiaoluganran_36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