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6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11:1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拼音

 

hūxīdàohébāobìngdúgǎnrǎn

 

英文參考

 

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

 

疾病別名

 

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感染

 

疾病代碼

 

ICD:B97.4

 

疾病分類

 

感染科

 

疾病概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該病毒能使病變細胞融合成多核巨細胞,故名。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屬副粘液病毒科。

 

該病經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

 

多見于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的嬰兒。

 

潛伏期3~7日。

 

嬰幼兒癥狀較重,可有高熱、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現為細支氣管炎及肺炎。

 

少數病兒可并發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

 

成人和年長兒童感染后,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

 

確診可分離病毒及做血清補體結合試驗和中和試驗。

 

應用免疫熒光技術檢查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可作快速診斷。

 

治療以支持和對癥療法為主,有繼發細菌感染時,可用抗菌藥治療。

 

預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癥狀:病初多有發熱(38~40℃),鼻、咽、喉卡他性炎癥癥狀,經2~3天后可有陣發性咳嗽、氣促、喘鳴、呼吸困難,少數并發心力衰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布全球,冬春季多發,有時可呈周期性流行,1~3月為流行高峰。

 

在家庭、幼兒園及嬰兒室易有爆發流行。

 

疾病描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多發于嬰幼兒,且以毛細支氣管炎為特征,年長兒及成人則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

 

癥狀體征

 

1.嬰幼兒感染(1)癥狀:病初多有發熱(38~40℃),鼻、咽、喉卡他性炎癥癥狀,經2~3天后可有陣發性咳嗽、氣促、喘鳴、呼吸困難,少數并發心力衰竭。

 

(2)體征:氣急、鼻翼扇動、呼吸困難、叁凹征,兩肺有細濕啰音、哮鳴音,叩診一般無濁音,可有鼓音。

 

(3)X線胸片:示間質性肺炎改變,多數可有小點片狀陰影及肺氣腫;

 

白細胞計數一般為(5~15)×109/L,多數<10×109/L,中性粒細胞多<70%。

 

2.年長兒及成人感染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可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全身酸痛、畏寒等。

 

部分有發熱,癥狀較嬰幼兒輕。

 

病程最長4周,平均9天。

 

年老、體弱者也可發生支氣管炎、肺炎。

 

疾病病因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簡稱合胞病毒,屬RNA病毒,在人上皮組織培養形成特有的合胞體(syncytium),病毒在胞漿內增殖,可見胞漿內包涵體,合胞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依表面抗原可分為4個亞型。

 

病理生理

 

呼吸道病毒侵入人的呼吸道表面的纖毛上皮細胞后,在其內復制和擴散并直接引起受染細胞損傷,造成局部病變或產生全身毒血癥狀。

 

某些病毒感染的組織損傷可能由機體免疫反應所介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對呼吸道纖毛上皮細胞的直接破壞最輕,但能引起嬰幼兒嚴重呼吸道疾病;

 

最易罹患的年齡正是母傳抗體水平最高的階段;

 

接種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發病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理改變有鼻、咽、喉黏膜充血、水腫、滲出與單核細胞浸潤,部分細胞可發生變性、壞死、脫落。

 

上皮細胞胞質或胞核內可見包涵體。

 

病變程度與病毒種類、型別和感染部位有關。

 

輕者數天后上皮細胞可再生而恢復正常。

 

如病變累及細支氣管,可發生上皮細胞壞死、剝脫,細支氣管壁有廣泛單核細胞浸潤,纖維蛋白、細胞碎片和黏稠的黏液可堵塞管腔而致肺不張、肺氣腫。

 

病毒性肺炎最初表現為纖毛進行性減少,上皮細胞空泡形成,繼之上皮細胞變性,肺泡實質性壞死、萎陷,肺泡壁也可見壞死和增厚,間質水腫和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浸潤。

 

并發細菌性感染時,可見黏膜充血,中性粒細胞浸潤和黏液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可發生肺膿腫、敗血癥及多個器官的化膿性變化。

 

診斷檢查

 

診斷:1.冬春季,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發病劇增,應考慮為合胞病毒感染的可能。

 

2.臨床上須與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相鑒別,重癥副流感及腺病毒感染則持續高熱,中毒癥狀及呼吸道癥狀更重,而流感則下呼吸道炎癥少見。

 

3.確診需依據病毒學及血清學檢查結果。

 

近年來利用咽分泌物脫落細胞的間接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附法等測抗原,快速、靈敏,可做早期診斷用。

 

應用病初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測補體結合抗體及中和抗體,效價4倍以上升高者有回顧性診斷價值。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一般為(5~15)×109/L,多數<10×109/L,中性粒細胞多<70%。

 

其他輔助檢查:X線胸片示間質性肺炎改變,多數可有小點片狀陰影及肺氣腫。

 

鑒別診斷

 

臨床上須與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相鑒別。

 

治療方案

 

對癥及支持治療極為重要,呼吸困難者注意血氣分析,吸氧;

 

合并細菌感染者給抗菌藥物。

 

近年干擾素治療抗病毒有效,也有用國產的人血丙種球蛋白(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獲良好療效。

 

而大劑量利巴韋林短期氣霧吸入,也有較好療效。

 

并發癥

 

年老、體弱者可發生支氣管炎、肺炎。

 

少數并發心力衰竭。

 

預后及預防

 

預后:嚴重病例,咳嗽和呼吸困難加重,伴有發紺,因疲乏和低氧血癥加重,可發生倦怠,呼吸暫停等預后不良。

 

預防:1.消毒污染物及手,按呼吸道隔離患者。

 

2.可用減毒活疫苗接種,亞單位疫苗正研制中。

 

3.對嬰兒有用初乳、乳清液(含sIgA)超聲霧化吸入,以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力進行防治的報道。

 

4.免疫球蛋白與利巴韋林合用有協同預防作用。

 

流行病學

 

病人及帶病毒者病初及病后1~3周內均可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眼、鼻為侵入途徑。

 

嬰幼兒最易感染,因母傳抗體不能預防感染發生,故出生不久即可發病。

 

1~6個月嬰兒最多,病情較重。

 

年長兒及成人僅為上呼吸道感染。

 

本病分布全球,冬春季多發,有時可呈周期性流行,1~3月為流行高峰。

 

在家庭、幼兒園及嬰兒室易有爆發流行。

 

引用:http://big5.wiki8.com/huxidaohebaobingduganran_3779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9 05:57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