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11:06: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拼音

 

biànyìngxìngjiēchùxìngpíyán

 

英文參考

 

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

 

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

 

疾病概述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是因接觸致敏原后發生Ⅲ型皮膚遲發性變態反應。

 

它們在經常、反復接觸下發生皮炎反應。

 

臨床癥狀:皮損好發于致敏物易接觸到的部位。

 

皮損特點為急性皮膚炎癥,紅腫、水皰、糜爛、滲出,境界十分清楚,與致敏物形態相一致,自覺瘙癢或燒灼感。

 

病程呈急性經過,較少復發,如不除去致敏物則易成慢性。

 

防治:病人在應用各種容易致敏的物品時,應現做斑貼試驗(如染發水)。

 

已發生皮炎時應口服抗組胺藥、維生素C,外用弱效皮質激素(如丁酸氫化考的松)霜。

 

疾病描述職業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是指皮膚接觸非刺激濃度的化學物而激發炎癥反應的皮膚病。

 

本病約占職業性接觸性皮炎的20%~40%,實際上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勞動保護的加強,刺激性皮炎的比例有所下降,而變應性皮炎的比例則將相應增加,后者已成為當前較大的職業危害之一。

 

癥狀體征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臨床表現與原發性刺激性接觸皮炎相似,但大皰少見,常呈濕疹樣變。

 

皮損多發生于暴露部位,以后常向周圍蔓延,非接觸部位亦可發病,高度敏感者可波及到與接觸無關的遠隔部位,嚴重者泛發全身。

 

分布一般對稱,邊緣大多模糊不清。

 

急性損害初期時為水腫性紅斑,繼之出現丘疹、水皰,皰破后出現糜爛、滲液、結痂等。

 

位于眼瞼、唇部、外生殖器等處的皮損常以水腫性紅斑為主,嚴重時眼裂縮小成縫。

 

有時初發的損害可能是密集成簇的水皰,多見于指背、手背、腕與前臂等處。

 

急性期如皮損處理不當,或繼續接觸致病物,常演變為亞急性改變,尤其是簇集性水皰常發展成局限性、有一定邊緣的浸潤性斑片,間有輕度滲液,可伴有鱗屑、痂皮,呈典型的錢幣狀濕疹樣表現。

 

臨床上所謂職業性濕疹往往是此類皮膚損害。

 

鉻化合物引起的濕疹即有此特點。

 

濕疹的病程時好時壞,有癢感,多發生于手背、前臂,呈小片狀、局限性,有時呈對稱性。

 

脫離致敏原后,大部分病例可以很快治愈,也有的病例可遷延很久,甚至反復。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注意到由某種致敏物引起的濕疹,可以對另外一些致敏物以及生活中接觸的化學物發生交叉過敏現象。

 

變應性皮炎的慢性期皮損以浸潤、增厚、皸裂為特征,反復接觸變應原或刺激物后,慢性皮損可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

 

病程長短不一,在皮損發展過程中,部分患者可逐漸適應,越發越輕,以致不發。

 

少數患者則越發越重,終于不能繼續接觸而必須變換工種。

 

多數患者于停止接觸變應原后1~3周皮損消退,個別患者過敏狀態持續較久或發生交叉過敏,致使病情遷延。

 

疾病病因(一)在工業生產中常見的致敏物質1、染(顏)料及其中間體如對苯二胺、間苯胺黃、醬紫、二硝基氯苯、立索爾大紅、對氨基酚、氨基偶氮苯、萘胺黃、熒光染料等。

 

2、顯影劑類如密妥爾(硫酸對甲氨基苯酚)、三聚甲醛、TSS(二乙基對苯二胺硫酸鹽)。

 

3、橡膠制品的促進劑和防老劑如六甲撐四胺(烏洛托品、促進劑H)、2-硫醇基苯并噻唑(促進劑M)、2-硫代苯并噻唑(促進劑D)、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促進劑TMTD)、苯基甲萘胺(防老劑A)、苯基乙萘胺(防老劑D)、N-苯基-N-環己烷基-對苯二胺(防老劑4010)等。

 

4、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如大漆、松香、酚醛樹脂、環氧樹脂、尿醛樹脂等。

 

5、其它如三硝基酚、松節油、六六六、滴滴涕、普魯卡因、氯丙嗪、檸檬油類、磺胺類、抗生素類、鉻、鎳及其鹽類等。

 

(二)化學物的接觸致敏試驗化學物的致敏性強弱,可以通過動物實驗進行預測。

 

目前國際上常用的實驗方法有:局部封閉涂皮法(BT),皮內法(DT),皮內和涂皮相結合的方法(GPMT)。

 

GPMT稱為豚鼠最大限量試驗,本法雖操作復雜,但致敏力強,尤其適用于弱致敏物的篩選。

 

目前已被推薦為檢測化學物接觸致敏的標準方法。

 

GPMT法是將體重300~500g的白色豚鼠20~50只,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致敏試驗分誘導及激發兩部分。

 

1、誘導(致敏)(1)試驗前1天,將每只動物背部剪毛約4cm×6cm范圍。

 

(2)第1天,在剪毛區的脊柱兩側,從頭向尾做3對皮內注射,共6點,每點注射0.1mL。

 

注射內容物:試驗組中第1對注射福氏完全佐劑(Fca),第2對注射被試物溶液,第3對注射Fca與被試物溶液的等量混合物。

 

對照組中第1對和第3對均注射Fca,第2對注射被試物的溶劑(稀釋劑)。

 

(3)第7天,兩組動物注射部位再剪毛,然后涂上10%十二烷基硫酸鈉(SLS)。

 

(4)第8天,試驗組用含有適當賦形劑的被試物,涂在2cm×4cm紗布(4層)上貼于注射部位,用彈力繃帶固定48h取下。

 

對照組以同樣方法只貼賦形劑。

 

2、激發(1)第21天,兩組動物于兩側肋部各剪毛4cm×4cm。

 

(2)第22天,將含有適當賦形劑的被試物(無刺激濃度),涂在2cm×2cm的4層紗布上,貼于每只動物的左側肋部。

 

同時于右側肋部以同樣方法只貼賦形劑做對照。

 

用彈力繃帶固定24h去掉,對照組作同樣處理。

 

(3)分別于激發后24h、48h、72h觀察皮膚反應。

 

皮膚反應( )以上者為陽性,根據陽性反應計算出致敏率,再進一步評價被試物的致敏強度。

 

診斷檢查(一)診斷要點1、有明確的職業變應原接觸史。

 

2、初次接觸不發病,一般情況下從接觸到致敏約需5~14d或更長的時間,致敏后再接觸常在24h內發病,反應程度與致敏物的強度和個體素質有關。

 

3、在同樣條件下,接觸者僅少數人發病。

 

4、皮損初發于接觸部位,界限清楚或不清楚,可向周圍及遠隔部位擴散,嚴重時泛發全身。

 

5、病程可能遷延,再接觸少量即能引起復發。

 

6、以致敏物做斑貼試驗常獲陽性結果。

 

7、對疑為職業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診斷依據不足者,經動態觀察反復證明脫離接觸即愈,恢復接觸即發病者,可以診斷。

 

8、為了弄清患者接觸性皮炎的性質及尋找可能的致敏物質,應作皮膚斑貼試驗。

 

(二)皮膚斑貼試驗皮膚斑貼試驗是將少量的可疑致敏物貼在皮膚上,人為地造成小范圍的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用以尋找致敏原的一種檢查方法。

 

此法對確定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和職業性濕疹的病因和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作為輔助診斷的一種手段。

 

國外常將若干種環境中易產生接觸致敏的化學物質按一定標準濃度組合成斑貼試驗變應原系列,供臨床應用。

 

根據我國具體情況,我們在研制職業性皮膚病診斷標準的同時,研制了生產中常見致敏物的皮膚斑貼試驗變應原系列,已作為國家標準(GB7804-87)的附錄(皮膚斑貼試驗常用濃度及稀釋劑)正式頒布。

 

1、適用范圍(適應證)本方法只適用于尋找由接觸過敏引起的變應性皮炎的致敏原,具有刺激性的濃度不宜做斑貼試驗。

 

2、操作步驟(1)將斑貼試驗小室標好順序。

 

(2)將斑貼試驗變應原依次分別置于斑貼試驗小室內(膏狀物可用約0.03g直接置于小室內,液體變應原則需先在小室中放一濾紙,然后滴加約0.02~0.04mL變應原)。

 

(3)將加有變應原的斑貼試驗小室膠帶貼于脊背兩側正常皮膚上,同時貼兩條以上時,應留有3cm以上的間距。

 

(4)在膠帶旁的皮膚上作好標記。

 

3、觀察與判斷(1)觀察時間貼足48h后除掉斑貼試驗小室,分別于除掉斑貼試驗小室后30分鐘、24h、48h、72h及96h觀察記錄結果。

 

必要時作5d、7d延遲觀察。

 

(2)反應程度判定(-)受試局部皮膚無反應;

 

(±)受試局部皮膚呈弱紅斑(可疑反應);

 

(+)受試局部皮膚呈紅斑、浸潤、丘疹;

 

(++)受試局部皮膚呈紅斑、水腫、丘疹、水皰;

 

(+++)受試局部皮膚在紅斑、水腫、丘疹基礎上出現大皰。

 

4、注意事項(1)皮炎急性期,不宜作斑貼試驗。

 

(2)斑貼試驗前應向受試者說明意義和可能出現的反應,以便取得完全合作。

 

(3)必須囑咐受試者,如發生強烈反應可隨時去掉斑貼試驗物。

 

(4)斑貼試驗期間不宜洗澡、飲酒及搔搓斑貼試驗部位。

 

(5)應以稀釋劑作對照,必要時尚需以正常人對照。

 

(三)鑒別診斷接觸性皮炎分兩型是為了便于處理,因為刺激性皮炎只要認真采取防護措施是可預防的,故應強調預防。

 

而變應性皮炎相對來說預防比較困難,對一般的防護措施不易奏效,因此往往需要調換工種,脫離接觸致病物,故在診斷上應盡可能分開。

 

但由于有些物質可以同時具有原發性刺激性和變應性兩種作用,亦有些物質在高濃度時為原發性刺激而在低濃度時則起變應性作用,因此當在臨床上一時難以明確區分這兩類皮炎時,可統一診斷為職業性接觸性皮炎,并從積極治療和保護工人健康出發,暫按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處理。

 

治療方案(1)與刺激性皮炎一樣,應及時清除皮膚上殘留的致敏物,暫時避免接觸致敏物及其它促使病情加劇因素。

 

(2)局部治療原則同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3)瘙癢明顯時,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苯那敏、賽庚啶、羥嗪等,每日3次,每次1片。

 

有時也可用10%葡萄糖酸鈣10mL,維生素C0.5~1g或10%硫代硫酸鈉10mL靜脈注射,每日1次。

 

皮損廣泛或反復發作顯示高度敏感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每日口服40~60mg,待皮損好轉時逐漸減量。

 

亦可選用清熱、解毒、利濕為主的中草藥煎服。

 

(4)關于勞動能力鑒定問題本病的發生屬遲發性變態反應,即除接觸變應原外,還與個體素質有關。

 

一旦過敏,極微量即可激發,且這種過敏狀態有時可持續較長時間。

 

為此若反復發病,長期不見好轉,影響工作者,可考慮調換工作,脫離有致敏物的環境。

 

為了減少職業性接觸性皮炎的發病率,應做好就業前的體檢工作,有嚴重變應性皮膚病,或手及前臂等暴露部位有濕疹、嚴重皸裂等慢性皮膚病患者,不宜接觸可誘發或加劇該病的致病物質。

 

對較易發生接觸性皮炎的工種應定期作皮膚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人,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引用:http://big5.wiki8.com/bianyingxingjiechuxingpiyan_3805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4 02:36 , Processed in 0.21876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