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花斑癬】
拼音
huābānxuǎn
英文參考
tineaversicolor;pityriasisversicolor
疾病別名汗斑紫白癲瘋
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
疾病概述花斑癬俗稱汗斑,是皮膚表淺角質層慢性的真菌輕度感染,常無癥狀,或只有輕度瘙癢。
此病是由嗜脂酵母圓形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
慢性感染、營養不良等,都可誘發本病。
癥狀表現起初為許多細小點,很快斑點上的脫悄區擴大,融合成環狀,顏色一般呈黃棕色或暗棕色,可出現粟粒、黃豆乃至指甲大小的圓形或卵圓形疹,表面覆有極薄糠狀鱗屑。
內用藥物療法:1、康唑片:每次200mg,每日1次,與早餐同服。
2、伊曲康唑膠囊:每次200mg,每日1次,7天為一療程。
外用療法:1、搽藥前先用溫水濕潤皮膚,再用棉球蘸潔爾陰原液涂搽所有皮損,揉搓10-15分鐘。
待30分鐘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每晚1次。
2、土槿皮10g,丁香10g,加入50-700ml酒精中浸泡1周后外擦,每日2-3次。
3、密陀僧粉劑干撲,每日2次。
疾病描述花斑癬俗稱汗斑,是一種皮膚淺表角質層慢性的輕度炎癥,常無癥狀。
其損害特征為散在或融合的淡色,或著色區上有糠秕狀脫屑,好發于胸、腹、上臂及背部,有時也可波及面頸及其它部位。
癥狀體征初起為許多細小斑點,很快其上脫屑區擴大,融合成環狀并可見脫色斑點。
損害顏色隨患者的膚色而異,且與日曬、病情輕重等有關。
有時可呈黃棕或暗棕色斑片,在黑皮膚上則呈淡灰色,極難辨認。
有時位于毛孔周圍,呈丘疹性損害,很少有炎癥反應,好發于胸、背及腹部。
在熱帶地區黑色嬰兒中有時可見一種臨床變型,損害起于尿布部位并很快發展使局部明顯脫色,這型即為白色花斑癬或寄生性脫色斑。
一般皮損以著色性斑及(或)脫色斑為主,可有癢感,出汗后更為明顯。
疾病病因此病是由一種嗜脂酵母--糠秕馬拉色菌所引起,這是一種正常人皮膚上常見的腐物寄生菌。
Roberts曾從92%的正常人頭皮上分離出此菌,間或在背部、軀干、四肢及面部等分離到此菌。
因此,僅屬特殊情況下方能致病的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應用皮質類固醇的人群中容易發病,此時表皮細胞的更換周期延長,利于本菌生長,當停用激素后,花斑癬即見好轉。
在熱帶地區,約50%的人群患有本病,可能與人群中的皮膚表皮更換率減緩有關。
也有人提出本病具家族易感性,營養不良或患有細胞外糖原沉積者易患本病,健康狀況不良、慢性感染、出汗過度、甚或妊娠等均可誘發本病。
全世界均有發病,然熱帶、亞熱帶地區更為多見。
我國南方患本病者也較多。
診斷檢查根據其臨床表現,皮屑以10%氫氧化鉀液直接涂片找到彎曲或弧形的糠秕酵母菌絲或圓形孢子,本病的診斷并不困難。
有時皮損在濾過紫外燈下呈黃色熒光,對診斷更有幫助。
但有時由于患者已自行治療,外用油膏之類藥物可使皮損變成不典型,有時查菌不易發現,熒光也不明顯,則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白癜風主要為成片皮膚色素缺失而呈白色,其邊緣可有色素沉著。
一般無脫屑,無癢感,也無出汗過多后加重史等,加以查菌持久陰性等更有助于鑒別。
(2)玫瑰糠疹本病初起有母斑,迅即波及全身,為紅色橢圓形斑,中央有糠秕狀鱗屑,其長軸與皮紋方向一致,檢查真菌陰性。
(3)紅癬常局限于腋下、乳房下及腹股溝等皮膚皺折或折迭部位,皮損顏色稍紅,鱗屑不易脫落,10%氫氧化鉀液涂片不易找到紅癬菌,需作特殊染色才可發現。
治療方案用水楊酸、苯甲酸制劑、1%益康唑、聯苯芐唑或特比萘芬、萘替芬、克霉唑霜或酊劑有一定療效,但難以根除。
25%硫代硫酸鈉外涂后再涂以3%稀鹽酸,使產生新生態的硫以達到殺菌的目的,有一定療效。
近來可用酮康唑、硫化硒吡硫洗劑,內服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亦可治愈。
特別提示花斑癬中醫稱“紫白癲瘋”。
是由一種真菌--圓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
而這種菌是正常人體皮膚上常見的腐生寄生菌,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能使人患病。
花斑到了秋涼后可以自行消退,但也容易留下色素減退斑,來年熱天又可能復發。
中醫藥浴對預防花斑癬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葉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鹽水浴等,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用上述中藥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
花斑癬治療起來也很容易,通常使用3%的克霉唑霜,或達克寧霜涂搽患處。
涂搽前應先洗澡,最好用絲瓜瓤輕輕擦去鱗屑,然后再涂藥。
涂的范圍應大一些,可超過病變范圍的2倍,一般應連續涂2至3周。
引用:http://big5.wiki8.com/huabanxuan_38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