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淋病性關節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10:5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淋病性關節炎

 

拼音

 

línbìngxìngguānjiēyán

 

英文參考

 

gonococcalarthritis

 

疾病別名淋球菌性關節炎,blennorrhagicarthritis

 

疾病代碼ICD:M01.3*

 

疾病分類風濕免疫科

 

疾病概述淋病性關節炎(gonococcalarthritis)是急性關節炎的一個特殊類型,是由淋球菌經性傳播引起的關節炎。

 

淋球菌性關節炎患者是其他化膿性關節炎患者的2倍。

 

女性發病率為男性2~3倍,這可能是由于女性在月經期和孕期,更容易發生淋球菌感染。

 

膝關節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足部、手部關節以及肘關節。

 

多為單關節發病。

 

疾病描述淋病性關節炎(gonococcalarthritis)是急性關節炎的一個特殊類型,是由淋球菌經性傳播引起的關節炎。

 

在國外,淋球菌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感染。

 

波士頓大學醫療中心報道,淋球菌性關節炎患者是其他化膿性關節炎患者的2倍。

 

在國內此類患者也有增多趨勢。

 

經性傳播感染的淋病在急性或亞急性發病2~3周時,淋球菌可經血行感染到達關節,引起關節發病。

 

膝關節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足部、手部關節以及肘關節,多為單關節發病。

 

癥狀體征淋球菌性關節炎大多為急性發病,表現為突然出現寒戰高熱,體溫常在39℃左右及局部關節的腫脹和疼痛。

 

少數患者可僅出現類似感冒的前驅癥狀,游走性關節和肌肉酸痛,然后出現關節疼痛腫脹。

 

患者大多開始表現為多個關節受累,隨時間推移,多數關節癥狀自行消失,而僅限于一個關節或在個別患者的2~3個關節仍有癥狀。

 

受累關節疼痛劇烈。

 

即使稍作移動,也會引起劇烈疼痛。

 

發病輕者,可無發熱,僅有關節壓痛,或者以關節水腫為主,疼痛較輕,慢性發病者罕見。

 

疾病病因淋病性關節炎是人體感染了淋球菌出現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導致關節炎。

 

病理生理表面菌毛肯定有助于淋菌對黏膜的附著。

 

典型尿道感染引起的中度炎癥,可能與淋菌釋出毒性脂多糖和產生對中性白細胞有吸引力的趨化因子有關。

 

但有些菌株能引起無癥狀尿道感染,此中原委仍未盡悉。

 

這些菌株一般對青霉素敏感,能抵御正常人體血清的殺菌作用,而引起菌血癥和膿毒性關節炎。

 

約1%成人淋病患者發生淋菌性菌血癥、皮炎和關節炎綜合征,即播散性淋球菌感染(DGI)。

 

多數病例組中,DGI都以婦女居多。

 

各地DGI發生率不同,可能是由于造成此綜合征的病原,一般為對抗生素敏感而對血清殺菌作用抗拒的淋球菌株,分布上存在著地域性差異。

 

臨床證候輕重不一,從發展緩慢,幾無熱度,關節痛輕微,皮膚損害亦少的輕型病變,到高熱、虛脫的爆發型病例不等。

 

但與腦膜炎球菌血癥相比,DGI發作大多還是相對緩和的。

 

很多DGI病人沒有淋菌感染的局部癥狀。

 

初期證候常為游走性非對稱性多關節痛和皮膚損害,常伴有發熱。

 

很多病人發生腱鞘炎,一般累及腕屈肌腱鞘及跟腱(俗稱“風流踵”)。

 

皮膚損害為數不多(一般<30),位于肢端(指、趾、四肢),發現前即可感疼痛。

 

個別損害是在紅斑基礎上的丘疹、膿皰或大皰;

 

其次為瘀點及壞死性損害。

 

皮疹雖非特異性,但亦極典型,多關節痛的青年病人如發現這類皮疹,即高度提示DGI。

 

此時血培養常為陽性,循環中可有免疫復體。

 

皮膚損害革蘭染色陽性率僅見于5%病例,但約2/3病例能以免疫熒光標記的抗淋球菌抗體,檢測淋球菌抗原。

 

淋菌血癥早期可能自行消失,亦可于1周后隱約進入二期的膿毒性關節炎。

 

此時皮膚損害一般皆已消失,血培養幾皆為陰性。

 

膿毒性關節炎亦可在無前驅性皮膚損害及多關節痛的情況下,徑直發生。

 

一般累及一個大關節(肘、腕、髖、膝、踝),但有些病例組中,也有相當數量(當然仍是少數)病例累及兩個關節。

 

還有為數不多的病例為指關節對稱性受累,有如急性類風濕性關節炎。

 

檢查可見關節腫脹、發熱、關節內積液明顯。

 

關節穿刺常能發現大量多形核白細胞(5萬~10萬/mm3),但在膿毒性關節炎發生的早期,滑液中白細胞數可能遠少于此。

 

白細胞數在8萬/mm3以上時,關節液培養常為陽性,但如低于2萬/mm3即常為陰性。

 

診斷檢查診斷:淋球菌性關節炎的診斷應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泌尿生殖系統或其他部位細菌培養陽性結果等綜合分析。

 

如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淋球菌性關節炎。

 

1.關節高度腫脹,疼痛劇烈,發熱,但體溫比一般化膿性關節炎為低,約在39℃左右。

 

2.急性發病,慢性過程。

 

3.患尿道或子宮頸管淋病。

 

4.關節穿刺液可檢出淋球菌。

 

5.受累關節有強直趨勢。

 

6.淋球菌補體結合試驗,血清和關節滲出液幾乎100%呈陽性反應。

 

實驗室檢查:1.關節腔穿刺穿刺液中可找到淋球菌。

 

2.淋球菌補體結合試驗血清及關節液均陽性。

 

其他輔助檢查:不同于化膿性關節炎,急性發病期,在X線上就可看到骨萎縮。

 

在關節進行性強直階段,X線上可見到關節面不規則的棉絮狀陰影,隨病情進展這種陰影變薄、量增多,最終出現兩關節面骨性連接。

 

在骨增殖停止時,新生骨的界限仍清晰可辨。

 

不發生骨性強直的患者,在病變的早期,關節界限清晰,無棉絮樣骨增殖。

 

這種放射學的不同表現可幫助判斷關節的預后,也是針對骨強直治療選擇適應證的指標。

 

鑒別診斷淋菌血癥性關節炎的鑒別診斷包括Reiter氏綜合征、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其他感染性或感染后關節炎。

 

治療方案1.抗生素通常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

 

如青霉素,每天1000萬U,靜脈滴入。

 

治療開始越早效果越好。

 

大多數患者的體溫在24~48h內漸恢復正常,關節疼痛、腫脹幾天內即會改善。

 

這可能與關節內沒有大量化膿性滲出物有關。

 

2.防治畸形淋球菌性關節炎有發生骨強直的可能,因此治療過程中,必須同時用牽引方法和外固定方法,保持關節于功能位。

 

3.關節成形對髖、膝、肘關節發生骨強直者,一般于炎癥消退后1年左右,行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

 

使關節獲得支撐和運動功能。

 

并發癥可并發肌肉萎縮,關節高度攣縮,活動明顯受限。

 

此時受累關節關節囊受炎癥侵蝕,關節周圍和關節外軟組織攣縮,覆蓋關節面的纖維沉著物機化,關節迅速強直。

 

開始為纖維性強直,最終關節軟骨破壞,造成部分或全關節骨性強直。

 

關節強直姿勢多種多樣,若發炎期內未采取牽引和固定方法治療,關節多強直于非功能位。

 

炎癥較輕的單純滑膜炎,一般不引起強直,但由于關節囊的攣縮,會造成關節動限制。

 

預后及預防預后:淋菌血癥性關節炎預后一般良好。

 

炎癥較輕的單純滑膜炎,一般不引起強直,有發生骨強直的可能,也可出現肌肉萎縮,關節高度攣縮,活動明顯受限。

 

預防:疫苗雖在積極研究,但真正有效的淋球菌疫苗仍只存在于希望中。

 

安全套能防止多數感染。

 

有些避孕泡沫劑亦有抗淋菌作用,但尚未為臨床證實。

 

流行病學波士頓大學醫療中心報道,淋球菌性關節炎患者是其他化膿性關節炎患者的2倍。

 

女性發病率為男性2~3倍,這可能是由于女性在月經期和孕期,更容易發生淋球菌感染。

 

膝關節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足部、手部關節以及肘關節。

 

多為單關節發病。

 

黏膜感染者中,0.5%~3%發生播散性淋菌感染,這是美國因感染性關節炎而住院的最常見病因,美國估計每年每10萬人中約為2.8例。

 

在國內此類患者也有增多趨勢。

 

引用:http://big5.wiki8.com/linbingxingguanjieyan_3904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9 16:31 , Processed in 0.21874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