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9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理百科,巴比倫古城遺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8 12:46: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地理百科,巴比倫古城遺址

 

巴比倫古城遺址位於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約90 公里處,幼發拉底河右岸,是世界著名古城遺址和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巴比倫意為“神之門”。
 

巴比倫古城始建於西元前3000 年,最初是一個小村,經五、六個世紀的發展,逐漸興旺。
 

後為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首都。
 

在此期間,該城先後幾度易主。
 

西元前4 世紀末,城市漸衰,至西元2 世紀淪為廢墟。
 

現古城遺址為新巴比倫王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時期的巴比倫城,規模極其宏偉壯觀。
 

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名著《歷史》一書中,曾詳細記錄了巴比倫城的盛況。
 

巴比倫古城是當時兩河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全城面積達1 萬公頃。
 

幼發拉底河自北而南貫穿全城,河東為老城,宮殿、神廟大多在這裏。
 

巴比倫的城牆高大厚實,數十米高的城牆多設雄獅、雄牛、神龍等浮雕,雖經幾千年的磨蝕,仍栩栩如生。
 

巴比倫城城牆為雙重,外牆周長16 公里,內牆8 公里,牆下有深壕圍護。
 

在牆外之東,築有一道防護土牆,形成三重牆垣。
 

城內街道十分寬廣,均用磚鋪設,並使用了瀝青。
 

儀仗大街直通8 座城門之一的伊什特門,街西是南宮,東為寧馬克神廟,街北為主宮。
 

南宮是國王的主要宮殿,長300 米,寬190 米,由5 所庭院和用彩繪裝飾的金鑾殿組成,被譽為古代世界7 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就在南宮內。
 

“空中花園”是在宮殿樓房的頂部砌築成臺階式園田,種上花草樹木,以供觀賞。
 

相傳,空中花園是尼布甲尼撤二世為取悅他的妃子修建的。
 

妃子是米提王齊亞庫薩雷的女兒,她來自山區,適應不了氣候炎熱、缺樹少花的巴比倫的生活環境,因此經常懷念綠水青山、草木繁茂的家鄉。
 

國王為了給她消愁解悶,便模仿她的故鄉風光和當時盛行的宗教建築大神壇造起了這座別具風格的花園建築。
 

北面主宮遺址中,現存一座雄獅足踏人的巨石雕刻,這就是著名的巴比倫雄獅。
 

這是用巨大岩塊雕琢而成的塑像,獅身長約3 米,高約2 米,寬近1.5 米,巍然屹立在一塊長方形的石墊上,強有力的獅爪下踩著一個石頭人。
 

它象徵著古代阿拉伯人不畏強暴、勇於鬥爭的英雄氣概。
 

埃薩吉納大廟及所屬的埃特梅蘭基塔廟,宏偉高大,為城內主要建築。
 

塔廟高達91 米,基座每邊長91.4 米,上有7 層,最頂層為藍琉璃小廟。
 

據說這就是《聖經》中所說,由於耶和華變亂人們的語言,致使人們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別塔。
 

伊拉克政府在遺址上仿建了一座城門,門高約4 米,寬2 米多,門的上端是拱形頂蓋,兩邊同殘破而高大厚實的舊城牆相連。
 

城門內修建了博物館,館內陳列著出土的巴比倫文物,其中兩件展品最為珍異:

 

一件是根據出土文物複製成的巴比倫古城全貌的巨大模型;

 

另一件是高近2 米的黑色閃綠岩的石碑,碑的上半部為精緻的浮雕,刻著太陽神將權標授予漢穆拉比的情景;

 

下半部是用楔形文字刻記了巴比倫王國國王漢穆拉比(約西元前 1792~西元前 1750 年)領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漢穆拉比法典》的全文,約8000個字,282 條。

 

石碑的原件現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此地陳列的是複製品。
 

引用: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6922.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8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天梁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13: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