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世界遺產/吳哥窟柬埔寨】
【標題】:吳哥窟柬埔寨
【內容】:中文名稱:吳哥窟英文名稱:Angkor國家:柬埔寨所屬洲:亞洲編號:335-001相關聯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668.htm1992年評為遺產的年代及標準:C(i)(iii)(iv)。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十六屆會議報告。
吳哥窟是東南亞主要的考古學遺址之一。
占地面積四百多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吳哥窟遺址公園。
這個公園有從九世紀到十五世紀高棉王國各個首都的輝煌遺跡,包括著名的吳哥Wat寺廟,在吳哥Thom,Bayon寺廟裏有無數雕塑飾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這一遺址及其周邊已經制定了一個廣泛的保護計畫。
約建於1150年的吳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建築群中最大和最著名的廟宇。
吳哥寺是高棉國王領土內千百個宗教建築之一。
六百多年來,整個地區湮沒在叢林榛莽中。
現在部分地區正在被大自然回收。
更邊遠的地區因為可能理有地雷而變得危險。
有些樹木穿過建築物在石縫中成長起來,因而導致了一些主要寺廟正在被毀。
但仍然有許多地方值得一看。
有人懷疑隨著高棉人稍遜的木結構建築被湮沒,這些石建築也終究會倒塌。
世界上印度教建築中最最精彩的珍品不在該教誕生地印度,而是在柬埔寨。
12世紀時,一位神王蘇利耶跋摩二世皇帝建造了這個巨大的吳哥寺。
吳哥寺是奉獻給印度教神靈毗瑟拿的,它既是一所寺廟又是蘇利耶跋摩一世的陵墓。
柬埔寨的高棉統治者在西元10-13世紀統治著一個相當巨大的王國。
他們自認為是毗瑟拿在塵世的化身。
吳哥寺猶如天堂的宮殿。
國王的靈魂在這兒神遊。
寺院周圍有壕溝環繞,牆外有很大的蓄水池。
吳哥寺設計勻稱典雅,規模宏大,圍入外牆的面積達83610平方米。
參觀者由外牆的一個門進入就看見整個建築物矗立在一個接一個重疊的平臺上面。
這個聖殿的中心上方有一個61米高的塔。
要到達那裏還要走過幾道門,一座臺階和開闊的庭院,它的四周圍有四座較低的塔,它們是四個附屬寺廟的標記。
吳哥寺豐富多采的雕塑裝飾與它嚴謹的勻稱設計形成對比。
石雕上生動地描繪出印度史詩中的場面。
許許多多男女神靈以挑逗姿態歡騰、跳躍。
在長達數百英尺的絡繹不絕的術廊的浮雕上展現了高棉歷史上真實人物。
最受喜愛和反復出現的形象是高棉舞蹈女神受斯帕拉斯。
吳哥寺是一項輝煌的成就,它體現了對體積、空間以及幾何體組合的深刻造詣。
當時的建築技術和風格非常有限――石頭的使用猶如它具有木材的性質;
拱形結構和穹頂未為人所知――但它的整體效果仍令人驚歎。
印度教中的毗瑟弩神代表穩定和持久,他的威力曾在吳哥寺內受到嚴重的威脅。
1973年曾有這裏進行管理的法國考古學家們因戰爭升級而被迫離去,這個巨大的廟宇建築群成了紅色高棉的藏身之地(那裏近160平方公里的面積內約有多達200個寺廟,吳哥寺位於它們的中心)。
現在這些寺廟上留下了斑斑駁駁的彈痕。
經過20年的廢棄後,保護工作又開始了。
可是人們擔心這種粗製濫造的修復工作會帶來更進一步的損壞。
戰爭和政局的不穩定已留下了痕跡,對那些希望吳哥寺作為柬埔寨宗教、歷史、建築遺產的一個非凡的楷模所應得到的公正竺遇的人來說,財力匱乏是他們面臨的另一個問題。
吳哥城:高棉藝術體現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影響。
這兩種教在高棉受到同樣尊重。
吳哥城是西元13世紀初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高棉城市,它靠近吳哥寺,但它的中心是佛教寺廟巴戎寺。
皇帝又一次與神靈一樣受到崇敬。
這裏也有聖塔、長方形的回廊,中央有一個突起的聖壇。
生動而真實的淺浮雕刻劃出統治者威嚴地騎在大象上,周圍滿是人群。
還可以看到正正跳舞的女郎。
這裏供奉的是已入涅鞶的饒王佛。
吳哥城每個石塔頂上都刻有四個巨大的笑臉,象徵神明保佑的祥和。
【序號】:127
引用:http://tw.18dao.net/%E4%B8%96%E7 ... C%E5%9F%94%E5%AF%A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