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0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光譜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17:3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光譜學

 

光譜學是測量譜線頻率和強度,分析與研究譜線的分布和成因,從而探討發射體的化學成分與內部結構。

 

光譜分為兩種,一為發射光譜,另一種為吸收光譜。

 

物質受外界因素刺激而進入受激態,不穩定而回復基態時所釋出的電磁波,經色散儀器所形成的光譜,稱為發射光譜。

 

上述外界刺激一般包括熱能、放射能、粒點撞擊,和電磁場作用等。

 

發射光譜呈光亮線條,假如一物質能放出連續波譜,或至少於某一波段是連續的,經過一種吸收物質再用分光儀器分析之,每見多條黑暗條紋而背景光亮,此即為吸收光譜。

 

此種條紋的波長是吸收物質的特性,與其能階分布、壓力和溫度有關。

 

其成因由於此波長的能量被吸收而其他成分可以通過。

 

無論發射光譜或吸收光譜,其頻率可以用下式計算:Ei-Ef=hν;Ei-Ef是參與放射或吸收的能階的能量差,h為郎蒲克常數,ν是頻率。

 

光譜學大概始於牛頓時代,西元一六七二年,牛頓首先利用稜鏡研究太陽光,其各成分波在稜鏡內前進速度不同,此稱為折射。

 

折射率因波長而異,在可見光波段內,波長愈短則折射率愈大。

 

紫光之偏向角最大。

 

稜鏡功能在於分散各成分波,稱為色散現象。

 

其後在十九世紀末期,Frauenhofer等發現在太陽的連續光譜裡有很多暗線,其他天體亦然;

 

不過暗線位置稍為不同,顯示表面有不同成份。

 

這是吸收光譜研究之始,今日已成為分析星體化學成分的主要工具。

 

色散儀器為波譜儀裡主要工具,其目的在於分離不同波長的各成分,可見光波部分可用稜鏡。

 

光柵用途較廣,多用以研究紅外線、紫外線或可見光光譜。

 

波長更短部分如X光,必須應用晶狀固體。

 

譜線成因是由於物質具有分立的能階,各種原子、分子有其獨特的能階分布。

 

能階之間的相互躍遷即產生譜線,其波長由能階間能量差距決定。

 

相反研究譜線可計算出能階分布。

 

電磁波波譜以波長區分為下列各部:(圖1)(老瑞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18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6:06 , Processed in 0.0859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