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0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電話交換系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07:2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電話交換系統

 

語音經由電話傳輸電路,傳遞至對方受話者形成的回路,稱為電話電路,該電路包含有電話機、傳輸系統及電話交換機。

 

假設有N部電話機,其使用者欲互相通話,就需要裝設(方程式1)條電路及N個電話機開關,此種網型網路(圖一)之構成雖可達到互相通話之目的,但甚為不經濟及不方便,於是產生電話交換之觀念,即利用並非所有用戶均同時使用電話的原則,製造了可收容全數用戶電話機,但只提供較少數中繼線的電話交換機。

 

而此電話交換機與他處電話交換機之連接形成的電話電路,亦同樣需要電話交換及多種不同傳輸電路之介面設備,而完成星型網路(圖二)或星網型合用網路,以獲經濟效益。

 

此兩種網路,乃是構成電話交換網路之基本形態,須視各地間之話務繁忙情況,適當配用網接(MeshConnection)或星接(StarConnection)中繼電路,以疏通話務。

 

電話交換可分人工交換及自動交換,我國現已完成全區用戶長途直接撥號(DirectDistanceDialling,DDDorSubscriberTollDialling,STD)。

 

而國際電話,由於僅使用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第五號信號方式,需由撥發方話務員完成接通,稱為「話務員長途撥號」或「半自動撥號」。

 

為了撥叫號碼不重複,每一用戶必須配有一個不同號碼,此種號碼必須形式相同,又能與市區及其擴大服務區之撥號設施相配合,故需要有系統的編號計畫。

 

為考慮國際電話之撥發及撥進需要,於是編配有國際長途識別冠碼(InternationalPrefix),我國為「00」,國際長途區域識別號碼(InternationalCodeorCountryCode),我國為「86」其他如美國為「1」,日本為「81」等,國內用戶欲撥發國際長途電話應先撥國內長途識別冠碼(TrunkPrefixorTrunkAccessCode)「0」,接著須撥國內長途區域識別碼(TrunkCodeorAreaCode)如花蓮為「38」,局所識別碼(OfficeCode)及用戶識別碼(Subscriber’sNumber),即最後四碼,以達到完成通話的目的。

 

交換機彼此間或與電話機間,為能順利完成接通電路,從尋找空間電路至拆線為止,必須具備能密切配合、溝通意志之各種信號。

 

特別是交換機間之信號種類,因受業務需要,交換機、傳輸電路設備之種類等因素而不同。

 

按其功能分類為選擇信號(SelectiveInformationorAddressSignals)、監視信號(SupervisorySignals)、計費信號(ChargingInformation)及可聞信號音(AudibleToneSignals)等。

 

選擇信號與接續過程有關,將用戶撥號數字換成碼化信號(CodedSignal)形式,以撥號脈衝(DialPulse)、複頻信號(Multi-FrequencyCode)、直流信號(DCCode)、二進位(BinaryCode)及反向脈衝(RevertivePulse)等方式傳遞至遠端。

 

監視信號係與接續過程無關之信號,例如起動、拆線等控制信號及應答、終話等。

 

計費信號則依照計費方式之不同而異,大別分為計次制及自動計帳制二種,前者僅需傳遞計次脈衝,後者需要識別主叫用戶號碼,被叫用戶號碼及主叫用戶種類等信號以便作詳細記錄。

 

當主叫端受到由被叫端送回之應答信號後隨著開始計費。

 

可聞信號音為用於用戶服務及話務值機員間之可聞信號。

 

近年來多數數位交換機間,陸續採用共同通路局間信號方式(CommonChannelInterofficeSignalling,CCIS),此方式將信號與通話電路分開,並以發受雙向分開之數據鏈(DataLink)送受由二十八比次構成之各項信號單位,其第一比次至第二十比次用於信號訊息,第二十一比次至第二十八比次用於偵測錯誤。

 

此方式之主要優點如下:簡化中繼器電路,縮短中央處理器之運轉時間,縮短中繼電路占用時間,改善接續可靠度,在通話中雙向可傳遞信號,容易與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所訂第六號信號方式(CCITT,No.6Signalling)匹配,信號容量大、彈性亦大等。

 

CCITT第六號信號方式與CCIS的原理大致相同,僅信號單位格式及信號之頻率、準位稍有差異而已。

 

我國目前除仍有少數共電式長途交換臺協助用戶掛發長話外,無論市內或長途電話交換,均使用自動交換機,由於近年來電話用戶成長率高,用戶數劇增,服務項目之要求也越多,因此自民國六十年開始擴充電路程式控制之縱橫制交換機,六十五年起擴充更具有彈性之儲存程式控制之電子交換機,至七十年六月擁有第一部數位式第四號長途電子交換機(No.4ESS)參加營運,樹立了長話電子交換系統的新的里程碑。

 

任何交換系統,均由三種基本設備組成,即系統控制、網路及介面設備。

 

系統控制設備,有縱橫制交換機之標接器及電子交換機之中央處理機(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分級控制處理器,依照主叫用戶送入交換系統之資訊,經分析、判斷後選擇空閒電路,再予接通。

 

電子交換機之控制設備,採用固態電路及數位邏輯技術,以控制接續等作業,其作業速度遠較由繼電器構成之標接器為快,且因受儲存程式的控制與監視,其作案能力更具有高度彈性,於是對於系統功能之發展及維護、營運等之作業或管理資料之提供等,發生了革命性進步。

 

網路設備概分為畫時制(TimeDivisionNetwork)及畫空制(SpaceDivisionNetwork)兩種。

 

後者如縱橫制交換機,可分為二線式電路(用戶線)與四線式電路(中繼線)。

 

畫時制如No.4ESS係採用八比次之PCM數位信號,經換成一百二十八個時槽,各時槽占用九百七十六奈秒(10-9秒),接至網路兩端介面,其交換過程,可視為資料比次從一時槽移至另一時槽之時間交換(TimeSwitching)。

 

它為一褶層單面結構,任何一個網路埠(Port),均能接至任一入(Incoming)、出(Outgoing)中繼線及雙向中繼線,且對雙向中繼線不需雙重接續。

 

第三個基本設備為介面設備,其在系統中之裝設位置介於網路與傳輸設備之間,故亦稱為終端機件,功能上要求完全由傳輸設備及交換網路兩者之本質來決定。

 

畫時制之交換系統方塊圖如圖三所示。

 

近年來資訊工業,在政府的策畫下,正大力推動,而資訊工業與電信的整合服務數位網路(I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ISDN)能否適時提供適當的數位通信網,具有密切的關係。

 

要達到整合服務數位網路,最重大的先決條件,就是傳輸與交換設備之數位化。

 

我國電話交換系統,自民國七十年六月臺北第四號長途電子交換機完工,開始加入營運的行列後,使得網路現代化方面又向前邁進一大步。

 

(許炳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36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9:45 , Processed in 0.2968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