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6-9 22:53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經濟●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EconomicGrowth),大抵是指實質經濟活動水準之擴大,即純生產物之產量及實質所得之長期不斷地增加。
其成長率就是實物量之長期增加率。
對長期持續性生產條件變化的概念,是說長期變化中產出量的成長,以及生產能力之增加。
實質國民所得成長率,可從就業人口增加率及每人實質所得增加率劃分。
從每人實質所得成長來談經濟進步(EconomicProgress),即技術進步及生產組織之變化等,必然導致結構性改變。
故經濟成長促進經濟進步,因量的變化同時引起質的變化。
再因經濟進步,可能提高質的變化,而激發潛在力的開發,從此著眼點觀之,經濟進步又促進經濟發展(EconomicDevelopment)。
經濟成長的決定因素:產出量之成長乃生產能力之增大,從供給面與需求面二者相互作用綜合檢討,可說明如下:供給三要因:一、資木設備量增加;
二、勞動投入量增加:三、生產性技術進步。
這三點是供給面的成長要因。
資本設備量之能增加,要看社會的儲蓄傾向,亦就是資本累積。
勞動投入量之增加,即人口增加。
生產性技術進步,即科技知識水準的提升。
其實這三要因亦有互為因果作用。
資本累積的任務:決定產出量直接三要因之一的資本累積,是經濟成長的原動力。
因投資與儲蓄息息相關。
所以有了大量儲蓄,資本累積優厚,將有足夠的資金可供生產投資之需,可促進經濟成長。
不過,資本累積大小,視儲蓄傾向而定。
而儲蓄傾向大小,又要看社會大眾的能力。
而社會大眾之儲蓄能力,將受所得以及景氣所左右。
但要有高所得,又務必投下大量人力、資本、科技等。
從這種互為因果的研究,推出一套經濟成長理論。
經濟成長論:對人口變動、資本累積、技術進步等,在資本主義長期發展的基本要因上,古典學派、歷史學派、馬克斯學派、新古典學派都討論過。
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其中的西元一九三○年世界性經濟大恐慌的發生,而有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在一九三六年的大作「一般理論」問世,針對時事而有突破性的革命政策提出,掀起現代經濟成長論的先河。
凱恩斯對當時貨幣、利息、就業的剖析,從有效需求不足、非自願性失業、所得變化的分析。
尤其是對乘數理論(TheMultiplierTheory)與加速度原理(TheAccelerationPrinciple)的發揮,不但提供了後世對經濟成長論的信心,同時亦加速了總體經濟理論分析的步伐。
如設Y代表所得,DY表示所得變化,I代表投資,DI表示投資變化,S代表儲蓄率,其相互間的關係如下:(方程式1)又假設所得之增加,不用於消費(C),即保留作儲蓄(S),故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之和等於一。
設?
代表儲蓄傾向,為消費傾向,?
再設K代表乘數,其關係可改寫如下:(方程式2)哈羅德(RoyForbesHarrod)根據凱恩斯的理論,建立其經濟成長模型。
設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內,充分利用資本存量所應產生的成長率,即稱保證成長率(WarrantedRateofGrowth),以Gw代表,(方程式3),亦為所得增加率。
Gr代表需要的資本係數(RequiedCapitalCoefficient),以(方程式4)為增加一單位產品所需需資本,用小s代表儲蓄傾向?
由於投資I等於儲蓄S,則I=S,即I/Y=S/Y,乃至I/Y=DY/Y‧I/DY,或DYY‧I/DY=S/Y,因此可寫成Gw‧Gr=s又以G表示實際成長率?
以C表示實際資本係數?
則DY/Y‧S/DY=S/Y。
則:G‧C=S由以上兩式得出Gw‧Gr=G‧C的比較分析,如G.>Gw,則Cr>C;
反之,如G<Gw,則Cr<C,可說明動態與景氣變化情形。
進而為考慮:一、勞動生產性的成長率(或技術進步),二、人口增加率,達成充分就業,而提出自然成長率(NaturalRateofGrowth),以Gn=a+b。
又有Gn>Gw,或Gn<Gw,乃至Gn=Gw的現象。
多瑪(EvseyDavidDomer)從投資的變重性探求均衡成長條件。
以I代表投資,DI為投資增加,Y代表所得,DY為所得增加,δ代表投資的平均生產力(即一圓新投資所產生真實所得的增加額),α代表邊際儲蓄傾向,其方程式如下:(方程式5)哈羅德與多瑪的成長模型相似,S=α,(方程式6)。
晚近對成長模式的申論,諸如:梭羅(RobertMerconSolow)的總合生產函數,卡道爾(NicholasKaldor)的技術進步函數。
乃至一九四○年代韓森(AlivinHarveyHansen)所提出的長期停滯論,都有精闢的見解。
至於經濟成長階段論,有所謂:先進(開發)、中進(開發中)、後進(未開發)之分。
當今以羅斯托(WaltWhitmanRostow)在一九六○年發表的經濟成長過程論,被引用最廣。
(吳永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