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為生物體行有性生殖時之先驅性分裂過程,於分裂期間往往會發生染色體之交換(Crossover),因而造成基因序列之重組(Recombination),導致後裔之遺傳變異。
此外,尚可發生RAN及蛋白質之合成,以應配子之分化和胚胎發育的需要。
分裂的結果,則為配子細胞內所含染色體之數目,僅為原先母細胞所含者之半數。
減數分裂可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又稱異型分裂(HeterotypeDivision),染色體數目之減半,係在此階段完成;
第二階段為同型分裂(HomotypeDivision),染色體數目並未再減少。
茲詳述於次:異型分裂,此階段包括以下各期:一、第一前期(ProphaseI):此期持續時間較久,依染色體之形態或行為,又可細分成五小期:(一)細絲期或捲縮期(LeptoteneorCondensationStage):細胞核顯著地增大,染色體呈細長絲狀,相互纏繞,故單條染色體不易辨認,但染色分體(Chromatids)開始捲曲收縮,形成許多小圈。
同時DNA及染色體亦進行複製。
核仁增大且明顯。
(二)雙絲期或配對期(ZygoteneorPairingStage):來自父母本之同型染色體(Homologs)互相配對(Synapsis)。
這種配對可能與聯會複合物(SynaptonemalComplex)之聚積有關,並影響到隨後之染色體重組。
(三)粗絲期或重組期(PachyteneorRecombinationStage):原先未配對之2n個單價染色體(Univalents),至此時期已完成配對,形成n個二價染色體(Bivalents)。
此等二價體開始收縮變粗,同時發生交換,產生基因新組合。
此外,DNA與組織蛋白(Histone)之合成,亦常在此時期發生。
(四)複絲期或合成期(DiploteneorSynthesisStage):由於聯會複合物之消失,配對之二同型染色體開始分離。
同時二價體發生縱裂,致使四條染色分體更為清晰可見,並發生舒解現象(Decondensation)。
於是因交換而形成之兩交叉點(Chiasmata)間就構成一個環,此環即為RNA轉錄之場所。
此外,細胞質各組成分亦在此時期大量合成。
(五)移叉期或再捲縮期(DiakinesisorRecondensationStage):同型染色體繼續分離,相距更大,並且染色分體又縮捲變短,交叉點遂向染色體臂之末端移動,此稱為趨末移動(Terminalization)。
二、第一中期(MetaphaseI):此時核膜消失,紡綞絲出現,n個二價體並排在赤道板上,著絲點(Centromere)定位在紡綞體之中軸位置,指向兩極,顯示移動之跡象。
三、第一後期(AnaphaseI):交叉點之趨末移動完成,染色分體完全分開,對應之二價體分向兩極移動。
四、第一末期(TelophaseI):移至兩極之二?
染色體重新組成兩個細胞核及核膜,稱為二分體(Dyad),此時每一細胞核所含之染色體數僅為母細胞核之一半。
五、中間休止期(Interkinesis):第一階段分裂完成後,遂進入短暫休息狀態。
同型分裂亦包括:一、第二前期(ProphaseⅡ):染色體開始再縮短及併排。
二、第二中期(MetaphaseⅡ):核膜再度消失,紡綞絲重新出現,由前階段縱裂而成之染色分體,明顯可見,並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時二條染色分體,仍繫結在同一中心結(Centromere)上。
三、第二後期(AnaphaseⅡ):中心結發生分裂,二條染色分體分向兩極移動。
四、第二末期(TelophaseⅡ):此時形成四個新子核(DaughterNuclei),每個新核擁有一個單元染色體數n。
每條染色分體,正式成為一條染色體。
四個配子細胞終就形成。
(楊政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