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體育●柔道】 柔道,是一種武術,屬於很好的體育運動,可是柔道真實的意義還要大些。
因為柔道的訓練不僅可以使一個人有防身自衛的能力,並且可以利用其原理來訓練一個人的腦力,用於學問及處事的方針。
尤其在學習柔道得到相當的技術與實力以後,我們就更清楚於學習柔道要在磨練其「技」之中,體會其「道」的精神。
研習柔道的目標是「善應用心身之力」,要想真正達到最善活用心身的境界,就要順乎自然,去發揮自己的腦力與體力;
對於正面的攻擊,不必勉強自己去承受來力,而順應其勢以制服對方的攻擊。
這其中道理便蘊含有不懷著仇恨心理去攻擊別人;
受攻擊時,不加抗拒,不矜不躁的做人處事基本態度,對教育青少年實在具有相當大的價值。
什麼是柔道?
所謂「柔」,乃順乎自然,推即退,拉即進,以柔制剛者;
亦即「用小的力量,不直接反抗對方的大力量,卻利用其力取勝」的意思。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研究「善用精力,以柔制剛」的方法,稱為柔道。
然而我習武之人所學之功夫並不止是相搏打鬥的方法,而是要在困境中懂得以退為進的道理,柔道的基本概念也在於此。
所以我們在修練武術外,還要注意養道重於練武的含義,而身體力行之。
大約於二百九十幾年前,時值明代末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少林寺拳術高手陳元贇(安徽虎林人)等,受鄭成功之遣,東渡日本借兵請援。
當時掌握日本政權的德川幕府採取鎖國政策,不與外國交往,致使他們求援無門,而長留日本過著亡命的日子。
在這期間,陳元贇曾授藝給福野七郎右衛門、三浦與次右衛門、磯貝次郎左衛門三人,經過一段苦心的研究以後,這三名高徒乃學成,並各人開辦訓練所收容徒弟。
三人的學生畢業後,又各自再開設訓練場,而創有「定心流」、「直心流」、「良移心當流」、「起倒流」等許多流派。
至日本明治維新初期,嘉納治五郎學習各流派的柔術後,綜合各派系的優點,改稱「柔道」,獨立一派,並在東京設立一所訓練場,定名為「講道館」(約九十多年前)。
經嘉納的教練與提倡,由講道館培養出很多優秀的運動人才,終將其他的流派歸納統一起來,且把此良好的運動推廣到日本全國,成為學校教育的正式課程,及警察人員的常年教育課程,在社會上亦為頗受歡迎的運動。
故而嘉納治五郎被譽為「柔道之父」,致力提倡柔道運動不遺餘力,其對發展柔道之功績固然萬古不滅,但是我們千萬不可忘記的事就是:柔道的開基祖是我們的祖先陳元贇。
柔道技術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投技」,另一類是「固技」,茲將兩者異同分述如左:一、投技:投技是站立時施術,亦稱為立技;
在柔道摔倒技術中,都是由站立開始而實施攻擊的,依其主要技術可分為下面五種名稱:(一)手技:浮丟、過肩摔、掬摔、丟體、肩車、隅落。
(二)足技:送腳掃、出腳掃、大外割、大內割、小外割、小內割、大外車、釣進頂腳、膝車、內腿、大車。
(三)腰技:浮腰、拂腰、釣進腰、跳腰、大腰、移腰。
(四)真捨身技:巴投、裏投、隅返、俵返。
(五)橫捨身技:橫掛、橫車、浮技、外卷進、內卷進、橫分、橫落、蟹挾。
二、固技:固技一般是在臥倒時施術,故亦稱為寢技。
固技有三種,即關節技、抑技,及絞技,但關節技及絞技在站立時,亦有施術的機會。
(一)關節技:腕緘、腕挫十字固、腕挫腕固、腕挫全膊固、腕挫膝固。
(二)抑技:架裟固、肩固、上四方固、崩上四方固、橫四方固、縱四方固。
(三)絞技:片十字絞、逆十字絞、並十字絞、裸絞、送襟絞、片羽絞、地獄絞。
(鄭吉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