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吳哥窟】 吳哥窟,又名祿兀窟,實係西元五五○年,吉蔑(Khmer)民族推翻扶南王朝,建立真臘王國(KingdomofChenla),其王雅梭跋摩(Yacovarmom),建新都於暹粒河(SiemreapRiver)北,名曰祿骨羅(Nangara),意城市。
宋趙汝适諸番志稱祿兀,嗣後訛讀為安哥(Angkor)。
安哥分四區:一、安哥通(AngkorThom),意為大城;
二、安哥瓦(AngkorWat),意為廟城;
三、東外牆(EastBaray);
四、西外牆(WestBaray)。
西元一一七七年,真臘世仇占城王國(KingdomofCampa),襲安哥,大肆焚掠,精華盡毀。
真臘決志報仇,一一九○年,其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VII)軍攻占城,夷為屬國。
旋重建安哥。
安哥通,面積約兩平方哩。
其中心是巴揚廟(Bayon),為十二世紀末,闍耶跋摩戰勝占城之紀念物,亦吉蔑民族古典藝術之最後表現。
外壕寬一百公尺,紅岩石圍牆高七公尺。
圍牆有五門,門口置三頭象,作鼻探蓮花狀。
門上面為三重高閣,上有多面觀音,注目八方。
跨過城壕之大道上,有石欄干、神左、魔石、拉長蛇。
中央大殿以狹道圍繞。
牆上有孔,嵌鑲金玉。
中央建築與其說是建築的,不如說是雕刻的恰當。
三角形之角隅與矩形之小神堂交錯,而有通道至置神像處。
這是一連貫之層樓門戶,通至飛簷之下,神堂之上。
而頂上之屋又舉著蓮花圈及其尖頂,高出安哥通四十五公尺。
支持此建築者,為四個疊石塔層,四周是以觀音面像構成之走廊。
四大殿有階沿通至浮雕走廊,中央形成十字形,有十六座人面塔,其面高過人,在屋瓦上對空微笑。
外走廊浮雕皆屬舞者形,內走廊浮雕則為闍耶七世與占城戰爭故事。
巴揚廟之西北為巴旁廟(Baphoun)、天宮(Phimeanakas)及王宮。
王宮之東是癩王坊(TerracaoftheLeperKing)、象坊。
此外東美朋(EastMebon)通曼農和大開,大普龍、神劍和大散諸廟,在東囿之東西南北各自成一小城。
安哥瓦,是蘇利耶跋摩(Suryavarman)獻給梵天(Vichnou)之寺廟,亦是王室陵寢之廟。
外牆為1300×1500公尺。
中央主要建屋高四十二公尺,其頂部已遺失。
其基層之二十七公尺下有一倉庫。
安哥瓦道長三百四十七公尺,寬九公尺半,直對大廟。
沿途有廟宇、欄干、獅象及馬蛇之雕刻。
入口有藏經處兩間,中區有欄干構成矩形,圍繞大廟,西面王宮則以石柱環之,係一十字形兩層建築。
安哥瓦除建築之壯麗及雕刻精美外,尤其雕刻與整個建築之調和、裝飾華麗值得注意。
沿城壕十公里之牆,皆以刻石造成,上置小尖塔萬餘,排成一線,塔高僅五十至六十公分,作圓錐形,中凹處尚刻以舞者。
塔飾圖形,係以使葉尖紋樣趨於圓形,逐步上升,變成一排圓形之蓮花。
門飾、門楣上盡量華麗,正面雕以人物,置於盤旋之蛇格架中。
門楣與正面雕刻皆以梵天及印度史詩為內涵。
走廊上雕以地氈式壁畫,有仙女舞蹈。
南走廊中,則雕以「大婆羅多」之史詩,角亭刻以梵天及克里史那(Krishna)之傳說。
廊之上部則刻以蘇利耶跋摩二世,與梵天神合而為一,命令軍隊攻敵之形,他頭戴三重王冠,騎象持斧。
走廊之東區,則刻以陰間賞罰諸像,那是正義之神閻王(Yama)之所在。
東面走廊,則刻以濕婆(Sixa)、摩(Ashura)神,立於巨蛇之首尾,互相鬥法,北面走廊,則刻以騎鷹之克里史那,及騎獅之巴納(Bana)故事。
西部走廊,則刻以羅摩(Ramara)及友軍神猴哈紐曼(Hanumian)、摩王拉伐那(Ravana)及巨人軍戰爭故事。
裸體之猴王將巨人撕成碎片,羅摩站在神猴肩上,十首拉伐那則坐於戰車上,由妖怪拉著。
安哥之建築、藝術及雕刻,充分表現吉蔑民族之智慧與想像力。
(徐玉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