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德文●中德思想關係】 中西文化思想之廣泛接觸,始自十七世紀耶穌會教士來華以後。
當時傳教師為文化交流之媒介,輸入基督教及西洋科學,同時亦將孔、老思想和中國政治哲學介紹到歐洲,影響十八世紀羅克克和啟蒙運動至深。
西元一六一二年,湯若望來華,崇禎二年(一九一○)欽召入京,與其他教士修訂曆法,製造儀器,翻譯西書,並奉命督造戰砲,譯火攻揭要,詳述各種火器製造法,貢獻甚鉅。
稍後,德國啟蒙哲學鼻祖布萊尼茲(Leibniz,一六四六~一七一六)透過傳教士的報導認識中國,早年讀過孔子傳,深研孔老哲學和中國天道思想,很贊同中國人以天理為神的看法,他主張世界大同,認為全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和文明即中國與歐洲,居大陸之兩端,兩者應當互相攜手,為人類共建美好的將來。
因此,他所主持的柏林學術院即以「溝通中國與歐洲文化」為宗旨。
他尤其推崇中國的道德與政治,認為在實踐哲學方面中國遠勝歐洲,但在思辨科學方面中國不如歐洲。
因此中國應當遣送傳道師前往歐洲,交換文化,此一觀點在二十世紀初,隨著歐洲文化危機的高漲,再度為德國很多想思家和詩人所提及。
嗣後,萊氏弟子吳爾夫(Wolff)更加宣揚儒家哲學,將孔子思想用德語遍布於知識階級,影響比萊布尼茲深遠。
吳氏之儒學知識主要得自衛方濟的「中華帝國經典」,一七二一年他在哈勒大學講演「中國實踐哲學」,主張以儒教的道德觀來補充基督教的不足。
他認為儒教以自然性為基礎,基督教以神之恩寵為基礎。
前者之理性,後者之信仰應互相調和,只有理性才是真正道德原理。
因吳氏尊重儒家理性道德的原故,在其影響下,產生了德國觀念論哲學;
康德之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之批判哲學,乃至黑格爾之絕對理性精神之說,也是間接受了中國哲學,尤其宋儒理學的影響。
十八世紀傳教師因爭論禮儀問題,更加引起歐洲一般知識階級對於中國思想研究的興趣。
此點,後來叔本華於「自然之意志」也提到,叔氏的哲學主要載於「意志與觀念的世界」一書(一八一八年出版),其所受佛教的影響也是間接得自中國。
叔氏本人承認他的自然意志與朱子對「天」的看法完全吻合。
其哲學結束了德國理想主義時代,啟開了自尼采、哈特曼以後的現代德國生命哲學及表現文學的思潮。
傅教師兼漢學家衛禮賢(RichardWilhelm,一八七三~一九三○)自一九一○年以後,陸續發表其論語、老子、莊子、孟子、禮記諸書的德譯本,將中國文化介紹於德國知識界,再度掀起德國人對中國的狂熱。
衛氏在青島當牧師,先後在中國住二十五年,後擔任法蘭克福市華學教授,並組織「中國學院」,發行「華學學報」(Sinica),對溝通中德思想貢獻甚偉。
(鄭芳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