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 21:07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方聲洞】
方聲洞(西元一八八六~一九一一年),字子明,福建侯官人。
性抗直,事親孝,有智辯,膽略過人。
清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十七,赴日留學,入成城學校習軍事。
明年春,俄軍入寇東三省,留日學界大憤,組抗俄義勇隊。
君即加入由紐永建任分隊長之乙區第三分隊,奔走呼號,不遺餘力。
旋丁母憂歸國,深感鄉里閉塞,亟思開通民智與風氣,乃盡出其家藏書籍,設立書報閱覽所,以期灌輸新知與革命思想。
越二年再東渡,原欲入成城續學,惟以清廷畏懼革命,嚴禁留日自費生習陸軍,而成城已改為普通中學。
君於失望之餘,自念應有一技之長,以貢獻國家,乃投考千葉醫學校,堅苦力學,以自策勵。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君年二十三,暑假歸國結婚,假滿,挈妻東渡,同習醫於千葉。
翌年,舉一子,君雖有家室,而未嘗忘國事。
每談及時局,及熱血盈腔,悲憤不已。
先是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孫中山先生在日成立同盟會,君與兄聲濤暨一姊二嫂皆相繼加盟;
至是又自介其妻王氏又入黨,一門赴義,人盛稱之。
當時君以器幹見重。
在學校被為總代表,在同鄉會為議事部長及歸國代表,在黨又為福建支部長。
身兼四職,竭忠盡智,卓然有聲。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春,黃興、趙聲擬於粵大發難相議以林文諸人赴港主粵事,林覺民諸人返閩謀響應,而欲留君於東以繼林文之職。
君奮然曰:「諸君不許吾同死耶?是焉置我也?」
眾曰:「君誤矣!同投凶暴之一燼,不有人繼其後,於是何補?」
而君終不聽,決一同赴義。
因預留家書多封,囑其妻按時寄父,以安父心。
毅然赴港轉粵,於陰曆三月二十九日晨入粵垣發難,隨黃興攻督署,遇巡防營於雙門底,殺其哨弁兵勇。
敵環攻之遂死難,時年二十六歲。
(林子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