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鄭玉字子美,元徽州歙縣人。
幼敏悟嗜學;
既長,覃思六經,尤邃於〔春秋〕。
絕意仕進,而勤於教學,學者、門人受業者眾,所居至不能容,學者聯合在原地建師山書院,以為教學場所,乃尊稱玉為師山先生。
師山所寫文章,不事雕刻鍛鍊,流傳京師,揭徯斯、歐陽玄均大加稱賞。
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朝廷任命師山為翰林待制奉議大夫,遣使者賞賜他御酒名幣,浮海徵之。
師山辭不就職,而為表以進,表中指出:「名爵者,祖宗之所以遺陛下,使與天下賢者共之者,陛下不得私與人。
待制之職,臣非其才,不敢受。
酒與幣,天下所以奉陛下,陛下得以私與人。
酒與幣,臣不敢辭也。」
師山既不仕,則家居日以著書為事。
所著有〔周易纂註〕。
十七年,明兵入徽州,守將將羅致他為官。
師山說:「吾豈事二姓者邪?」
因被拘囚。
久之,親戚朋友攜酒飯餉之,則從容為之盡歡,且告以誓死以明志。
其妻聞之,使人告師山:「君苟死,吾其相從地下矣。」
師山使人告其妻:「若果從吾死,吾其無憾矣。」
明日,具衣冠北面再拜,自縊而卒。
其著作尚有〔春秋經傳闕疑〕四十五卷,〔師山集〕八卷,遺文五卷等。
全謝山曾說:「師山與草廬都是調和朱、陸之學的學者,草廬重陸,而師山則重朱,這是他們兩人不同之處。」
師山在調和朱、陸的異同方面,有如下的見解:「陸子之質高明,故好簡易;
朱子之質篤實,故好邃密。
各因其質之所近,故所入之途不同。
及其至也,仁義道德,豈有不同者。
同尊周、孔,同排佛、老,大本達道,豈有不同者。
後之學者,不求其所以同,惟求其所以異,江東之指江西,則曰此怪說之行也。
江西之指江東,則曰此支離之說也。
此豈善學者哉。
朱子之說,教人為學之常也;
陸子之說,才高獨得之妙也。
二家之說,又各不能無弊。
陸氏之學,其流弊也如釋子之談空說妙,工於鹵莽滅裂,而不能盡夫致知之功。
朱子之學,其流弊也如俗儒之尋行數墨,至於頹惰委靡,無以收其力行之效。
然豈二先生垂教之罪哉?
蓋學者之流弊耳。」
師山又告訴學者說:「斯道之懿,不在言語文字之間,而見於性分之內;
不在高虛廣遠之際,而行平日用常行之中。
以此窮理,以此淑身,以此治民,以此覺後,庶乎無愧於古之人矣。」
可見其講學宗旨。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