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本位學習】 Experience-BasedStudie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經驗本位學習就廣義來說,是指學習者依照直接或間接的經驗來學習。
而一般談到經驗本位學習,都是指以杜威(J.Dewey)的經驗主義教育做為理論的基礎,而進行的學習方式。
「經驗」可做各種不同的解釋,但以杜威的經驗主義教育觀點來說,主張經驗並不是單方面由環境向主體的被動式的作用,而是主體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透過這樣的相互作用,使經驗在質的方面,不斷地發展至更高層次的經驗。
杜威認為在不斷建構和改造經驗的過程中,即是教育的意義所在,而人也就在此中成長。
杜威說教育必須是「經驗的、依據經驗的、為了經驗的教育」。
杜威的理論,是指身為學習主體的兒童,在和生活環境的互動中,發現問題,並從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學習活動,且不斷的構築自己的經驗。
就課程發展的歷史脈絡來看,強調經驗本位學習,乃是針對以往不關心兒童興趣的「灌輸主義」與「權威主義」的一種觀念的反動,轉而重視植根於兒童生活經驗的興趣與關心,並進行以兒童的自發性為主軸的問題解決式的學習活動,使兒童能學得活用的知識與技能。
因此其重點並不把教師當做教學的中心,而是以兒童做為教學的中心。
可是經驗本位學習的確具有深義,而且發揮重要的功能,但是過分強調兒童的自發性、興趣與關心,其後也導致「兒童中心主義」,降低學力水準的批判,因此和經驗本位學習相對地,重視學科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的新的系統學習的理論也就出現了。
當然,針對經驗本位學習的批評,並不是對一般性「經驗」的批評,就是說不管是任何學習都必須依賴經驗,這絕對是正確的,問題是若將「經驗」限定在兒童的生活領域,且把兒童的活動視為只有「經驗」,可能有問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