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 Jealous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嫉妒是人由於真實或想象對手的競爭,擔心失去既有的人際關係或其他重要事物,因而不滿、生氣、傷心與恐懼的感受,是一種不分性別、年齡、種族、宗教與文化背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的不愉快經驗。
進化論心理學家(evolutionarypsychologists)認為嫉妒有促進生命繁衍的功能,人格心理學家強調嫉妒是因人而異的特質或性格傾向,社會心理學家主張嫉妒是自尊受威脅的反應。
另有學者從結構心理學觀點(structuralpsychologicalview)指出,個人知覺並解讀當時情境,判斷自己可能失去現有的重要人際關係,因而形成嫉妒心理,甚至見諸語言或行為。
最後根據發展心理學者的說法,個人嫉妒心理大多始於二到五歲間,也就是弟弟或妹妹出生時,後來隨著年紀增長而有不同的嫉妒對象與反應方式,如年長兒童可能嫉妒人緣、功課或運動好的同學,青少年會嫉妒受多數異性歡迎的同學,並有嘲諷或汙辱言詞之表現。
與嫉妒類似但起因不同的羨慕(envy)經驗,是由於渴望獲得別人的人際關係、成就、優勢或其他重要事物,因而心懷不滿、憤怒甚或嫌惡,並非擔心自己擁有的會因為別人競爭而消失。
根據社會性比較(socialcomparison)理論觀點,在自己所重視的領域如果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可能因別人的優勢而消減持,就會興起羨慕心理。
另有研究指出有羨慕心的人,可能會有「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心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