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 Ward,LesterFrank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華德(1841~1913)是美國社會學及演化理論家,以自學及折衷主義著稱。
他原來主修植物及法律,也從事植物與地質學的工作及研究,但一八八三年出版成名作〔動力社會學〕(DynamicSociology)一書,之後陸續出版〔文明的心理因素〕(PsychicFactorsofCivilization,1893)、〔社會學大綱〕(OutlineofSociology,1898)、〔純理社會學〕(PureSociology,1903)及〔應用社會學〕(AppliedSociology,1906)等書,於一九○三年膺任國際社會學院院長,一九○六年獲聘為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且當選美國社會學會會長。
華德強調社會學心理層面,並以四階段演化論說明其看法。
他區分社會動學(socialdynamics)與社會靜學(socialstatics)的研究,以說明十九世紀的社會思潮;
也將探討社會過程與變遷,以及描述社會結構的不同區分開來。
他更是最早以系統方式討論社會與教育之關係的社會學家。
華德受孔德(A.Comte)等思想家影響,熱切希望運用社會學知識於政治上,雖然他想透過概念與分類而非量化資料來發展此學門,但仍算是實證主義者。
實際上,他強烈主張社會改革必須基於或至少要配合社會法則,這也是社會學要認定的目標。
因此華德演化與實證主義並未引導他主張放任的政治觀點。
他一個主要概念是導進(telesis),亦即經由選擇引導演進。
基於此觀點,華德支持婦女與美國勞工階級的解放運動。
他強烈批判社會與經濟的不平等,希望政府根據導進的原則制定政策,如普及教育,以促進社會的平等。
華德在〔動力社會學〕(DynamicSociology)一書中,說明教育與社會進步的關係。
他樂觀地指出,普及教育,傳播新知,可以推動進步。
因為人類慾望的滿足,是幸福的表現;
社會要進步才有幸福;
有動態的行動才有進步;
有動態的意見才有動態的行動;
有知識才有動態的意見;
有教育才有知識。
所以,教育是促成社會進步的間接及根本途徑。
華德將此一理論,稱為「社會導進論」(SocialTelesis)。
他的理論雖然周密而完整,但哲學意味甚為濃厚。
以現代社會科學的觀點,只能稱為社會哲學思想。
不過,華德以教育力量促成社會進步之說,影響後來社會變遷與教育相互關係的研究,也影響很多教育措施及教育行動,其貢獻至為明顯。
(參見「華德教育社會學思想」)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