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 Genesi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發生有進入存在(coming-into-being)、生成(becoming)及誕生(birth)之意,在某些古希臘學者的用法中,「發生」則是一個朝向相反或本質的改變之發展過程。
與起源(origins)相較之下,發生已逐漸成為一個科學名詞,在對某些科學現象改變(phenomenalchanges)或複雜結果發生時的主要因素及條件做完整說明。
所謂「發生科學」(geneticscience)即是處理起源與發展的科學,所處理的科學現象其實即是「發生的」(genetic),例如「遺傳工程」(geneticengineering)。
一般說來,科學處理的問題及資料可以分為兩大類:數量的及發生的,理想的科學應同時包括對一切現象做數量及發生的解釋。
又專有名辭Genesis則指基督教[舊約‧聖經]首卷[創世紀]。
在前蘇格拉底(pre-Socratic)學者的用法中,「發生」已不只是一種生物的過程,而夾雜著「誕生」與「存有開始」(beginninginbeing)的意義。
其中「誕生」是一種由無到有的過程,而「存有開始」則是一些基本性質或元素相互混合的過程。
前蘇格拉底學者在論述事物的「發生」時,多半不脫此兩種論述。
前蘇格拉底學者對於「改變」的問題有極高的興趣,他們關注某物如何成為另一物的經過及其間的作用。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後來稱此種過程為「絕對生成」(genesishaple,absolutebecoming)的改變過程,這種改變係發生於實體(substance)的範疇,而與「偶然」(accident)範疇中的改變不同。
關於「發生」的問題,後來在「後巴門尼底斯哲學」(post-Parmenideanphilosophy)中亦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成為對於原因(causes)的探索。
此點於[費多篇](Phaedo)蘇格拉底(Socrates,470~399B.C.)的評論中即可看出,「發生」的問題曾經在蘇格拉底年輕時吸引過他的興趣。
不過到柏拉圖(Plato,427~347B.C.)時似乎將「發生」視為次要的問題,因為柏拉圖區分理念界與感官界,前者是一種真實存有(truebeing)的世界,是真實知識的唯一對象;
而後者卻是「生成」或「發生」,在知識價值上較「意見」(doxa)略高而已。
雖然如此,柏拉圖有時也對「發生」加以論述,其論點可視為亞里斯多德「發生」理論的先驅。
柏拉圖認為,形式或理念(eide)與「發生」無關,只有在那些形式可能為其對立形式所取代的事物中,才有所謂「發生」的存在。
亞里斯多德將「發生」界定為「發展到對立面的過程」(passagetotheenantion),並不認為後巴門尼底斯學者所謂的基本元素的結合或混合是真正的「發生」,真正的「發生」應該是一種元素變成另一種元素,是一種「實體的轉變」。
「發生」之所以產生,主要是由於每個元素都有其共同的物質、未經定義的基底(substratum),這些「基底」一方面具有其內在的、可知覺的特質,另方面則處於「匱乏狀態」(steresis,privation),意指雖不具有某些特質的現實形式,但卻有發展出這些形式的潛能,而使「發生」成為可能。
在亞里斯多德之後,斯多學派(Stoics)雖亦有關於「發生」問題的討論,但將一切事物化約為「身體(body),而以一種與原子論者(Atomists)相似的方式來說明「改變」,因而也偏向於以「混合」的方式來解釋「發生」。
斯多噶學派的此種論點,後來也受到晚期逍遙學派(laterPeripatetics)與柏羅提那斯(Plotinus,205~270)等猛烈抨擊。
至於在[創世紀]的意義方面,[創世紀]中記述了世界遠古史(第一章至十一章)及以色列人祖先的歷史(第十二章至五十章)兩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敘述了上帝創造世界的經過,並包括人類始祖亞當(Adam)及夏娃(Eve)犯罪遭上帝驅出伊甸園(Eden)的經過。
第二部分則敘述了上帝如何應許以色列人祖先亞伯拉罕(Abraham)及亞伯拉罕子孫的事跡。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