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ParalympicGame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殘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對身體殘障者參與運動的一項鼓勵,基於國際間對身體殘障者人權的關切,仿照奧林匹克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輪椅競技會。
此名詞的來源,是由Paraplegia(下半身不遂)的Para,連以Olympic的lympic所組成,目前已為全世界所通用。
一九四八年第一屆比賽時,僅有二十六人參加比賽;
一九五二年由於荷蘭射箭隊的參加,發展成為國際性比賽;
一九五六年參加國增至十八國,選手約三百名;
一九五七年參賽國有二十七國,選手約三百名;
一九六○年羅馬大會時,有二十一國參加,選手約四百名;
一九六四年東京大會時,有二十二國三六九人參加。
其比賽項目有射箭、箭鏢、輪椅籃球、田徑、舉重、五項比賽、撞球、桌球、游泳等。
國內由全國殘障運動協會統籌規劃辦理各項殘障運動事宜,為了便於比賽及活動之舉辦,依殘障體位不同,作了不同程度的分類。
現行四種分類分別為:(1)智障;
(2)視障;
(3)聽障;
(4)肢障;
其中肢障類並細分為截肢、腦性麻痺和脊髓損傷三種。
目前在國內,以桌球、輪椅籃球為最受歡迎的殘障運動項目,而游泳、馬拉松也深受歡迎,至於其他在國際間流行的殘障者柔道、射箭、舉重、羽球等運動項目,也都能克服殘障者在體型或是特殊情況之影響,讓殘障人士在精心安排下得以享受運動之樂趣,享有自己的天空。
近年來由於各級殘障運動協會以及民間社團的大力推展,殘障運動人口正日漸增加中。
目前國際性的殘障運動組織主要有六:(1)國際聾人運動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tteeforSilentSports,ICSS);
(2)國際輪椅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StokeMandevllleWheelchairSportsFederation,ISMWSF);
(3)國際殘障者運動協會(InternationalSportsOrganizationfortheDisabled,ISOD);
(4)國際腦性麻痺運動與休閒協會(CerebralPalsy-InternationalSportsandRecreationsAssociation,CP-ISRA);
(5)國際盲人運動協會(InternationalBlindSportsAssociation,IBSA);
(6)國際智障者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SportsFederationforPersonswithMentalHandicap,INASFMH)。
一九九○年「國際殘障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ParalympicCommittee,IPC)成立,負責協調上述六大國際殘障運動組織,參與每四年一度之國際殘障奧運會及各項國際運動錦標賽有關事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