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噶派學校(希臘)】 StoicSchool(Greec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斯多噶派學校係古希臘學校名;
約在西元前四世初(310~300B.C.)由哲學家芝諾(ZenoofStoic,336~264B.C.)創立於雅典。
由於學校設於某神殿(另一說在市場內)繪滿色彩的門廊(StoaPoikile),故依俗即稱為斯多亞學校(StoaofZeno);
因為斯多亞(Stoa)在希臘文中,其意即指門廊。
至其門徒所形成的學派,則稱為斯多噶派(Stoics)。
該校設立的時間,正是史稱希臘化時期(HellenisticEra),是繼柏拉圖(Plato)的學苑(Academy)及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學苑(Lyceum)後,另一所重要的哲學學校;
同時尚有一所重要的哲學學校,即伊比鳩魯學校(EpicureanSchool),是由另一位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341~270B.C.)約於西元前三○六年創設於雅典自家花園內。
這兩所學校在程度上,均屬高等學府,特別是當希臘化世界已形成專制王朝時,則成為國家顧問(Counsellors-of-State)的養成所。
學校的教育內容以哲學為主,包括文法(Grammar)、邏輯(Logic)與修辭(Rhetoric),其中修辭一項,在柏拉圖的學苑及亞里斯多德的學苑中,因被視為實用技巧,故均受貶抑,然而芝諾卻將其與辯證(Dialetic),共同視為邏輯的一部分,故加以重視。
斯多噶派的哲學體系,仍沿亞里斯多德的看法,主要包括邏輯、物理學及倫理學;
在邏輯上主要處理知識起源與判斷真理的規準。
在知識起源上,反對柏拉圖超驗共相(TranscendentalUniversal)或亞里斯多德具體共相(ConcreteUniversal)的觀點,主張只有個體存在,吾人的知識,只有殊相(Particulars)的知識;
殊相在靈魂上產生印象,吾人的知識,即印象的知識。
換言之,該派是將知識建基於感官知覺(Senseperception)上而非理性上;
至於所謂的真則是印象與外物吻合。
在物理學中,基本立場是屬唯物論(Materialism),其觀點是:「所有的存在,都具有形體。」
(fullexistencetoanythingwithbody)換言之,宇宙萬物由物質構成;
而物質的本質或質料,則是火,原始的火,則是上帝。
在倫理學中,基於其在物理學上以為宇宙是為絕無例外的定律所支配,及人本性是理性,故歸納出「順自然之性而生活」的箴言。
此句中的自然之性有二義:一指宇宙之定律,一指人之本性--理性。
所謂德,是順從理性的生活,道德便只是合理的行為,因而視情欲與理性相衡突,而主張禁欲主義,此與伊比鳩魯學派快樂主義(Hedonism)的觀點相反。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