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理氣一元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1:5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理氣一元論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理氣一元論」係宋代學者張載所倡,他認為宇宙的根本是「氣」。

 

其〔正蒙‧乾稱篇〕中指陳:「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

 

又〔正蒙‧太和篇〕亦稱:「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意謂宇宙萬物皆氣之凝聚,氣有聚散,卻無生滅。

 

王船山在〔張子正蒙注〕中引申其說,指出:「蓋虛空者,氣之量,氣彌淪無涯,而希微不形,則人見虛空而不見氣,而不知凡虛空皆氣也。

 

聚則顯,顯則人謂之有;

 

散則隱,隱則人謂之無。

 

究其實,則理在氣中,氣無非理,氣在空中,空無非氣。

 

通一而無二者也。

 

其聚而出為人物則形,散而入於太虛則不形。

 

推本所從來,則陰陽者,氣之二體,動靜者,氣之二幾,體同而用異,則相感而動,動而成象則靜,動靜之幾,聚散、出入、形不形之從來也。」

 

釋道兩家,略見不同。

 

道家老莊認為虛能於無生有,是以無限生出有限。

 

其實動靜有時而陰陽常在,而動靜者即此陰陽二氣之動靜,有限無限本是一體;

 

動靜乃陰陽一體之兩面,動則陰變於陽,靜則陽凝於陰,非動而後有陽,靜而後有陰,乃從演化而探求本體。

 

至於釋氏則認為太極本無陰陽,乃動靜所顯的影象,而性本清空,稟於太極,形有消長,生於變化,性中增形,形外有性,人不資氣而生,而於氣外求理,故以形為妄,而以性為真,終蹈入虛無。

 

道家從時間追溯,以「有」生於「無」;

 

釋氏從空間著想,認「有」表現在「無」之內。

 

張載則主張有無只是一體,此體永遠在變。

 

唯人之知,但見所變之有形,不識此在變之無形;

 

而就知言,人亦只認此所感之知,不識在感之知。

 

然據張載所言,所感在感是一,所變在變亦是一;

 

宇宙中有知有不知,有能知有被知,而最後的本體則是合而為一的太和或太虛。

 

在〔正蒙〕中,張載用「太和」代替太極,說明宇宙本體是一大和諧,在和諧中有動靜、聚散、清濁的變化;

 

而變化的因子就是氣。

 

氣之凝聚而靜時,謂之陰,氣之發散而動時,謂之陽;

 

氣散開來充滿了空空洞洞的太虛,合起來便化為形形色色的萬物。

 

故陰陽二氣,即太虛之實質;

 

氣非生自太虛,太虛即氣,氣即太虛,太虛與氣實無二致。

 

由此可知,張載所說的宇宙的本體,乃是太虛一元之氣。

 

張載以易為宗,主張太極的究竟,說:「一物兩體,其太極之謂。」

 

又說:「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他,清濁也,其究一而已。」

 

一之體立,故兩之用行,如水唯一體,則寒可為冰,熱可為湯,於冰湯之異,足知水之常體。

 

於是可知所動所靜,所聚所散,為虛為實,為清為濁,皆取給放太和絪縕之實體;

 

而絪縕之中,陰陽具足,故「萬物雖多,其實無一物無陰陽者。」

 

張載對於宇宙本體之看法,係採陰陽合一、體用合一說。

 

故他說:「陰陽合一,存乎道。」

 

「合體與用,大人之事備矣。」

 

唯張載於〔正蒙‧太和篇〕中又說:「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

 

於「氣」之外又提出一個「理」來。

 

談到氣與理的關係,張載認為氣之「聚散攻取」,雖百塗不同,然皆遵循一定的規律。

 

如他在〔正蒙‧動物篇〕中所說:「生有先後,所以為『天序』;

 

小大高下,相並而形焉,是為『天秩』。

 

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

 

故物之生,有一定的次序,即「天序」,物之成,有一定的結構組織,即「天秩」;

 

「天序」與「天秩」即其所謂的「理」。

 

生物成物固有所謂的「理」,氣之所以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之所以不能不復散為氣,而入於太虛,所以有這種「不得已而然」的變化,也是循這個「理」而已。

 

由是可知張載所說的「理」,乃是指「氣」之變化的規律秩序而言;

 

同時也顯示「理」即在「氣」中,「理」與「氣」並不對立。

 

張載由「陰陽合一」推衍而出的「理氣一元論」,與程、朱的理氣二元論顯有不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1 17:40 , Processed in 0.12500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