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齡教學】 Mixed-AgeClassTeaching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混齡教學指有計畫的將各年齡的學生混合編排在一間教室內,讓他們一起生活、彼此互動及共同學習。
不同年齡的兒童在一起,形有互動機會之社會結構,透過教師的安排及引導,可以習得正確的社會行為,進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混齡教學的社會背景源自於家庭結構的轉變,由於核心家庭已經是現代社會的主要家庭結構,家中子女數少,人員單薄,提供幼兒學習各種角色及社會技巧的機會不足,混齡教學成了近幾年教育的趨勢,可以增加幼兒學習社會角色及人際互動的經驗。
在混齡教學中也可以適應每個幼兒的發展,使幼兒有機會超越年齡而適應其個別的發展進度。
幼兒在小社會中學習,也有助以後的人際相處。
此種理論從生物學的角度看,符合高等動物的進化趨勢;
從社會學角度看,近於人類的社會組織形態;
從家庭功能的角度看,是家庭式的社會化功能。
混齡教學能使幼兒得到社會適應的各種能力和技巧。
在實施過程中,為發揮其功效,必須注意:環境布置中的學習刺激要由易而難;
課程設計要具有多樣性、層次性及廣距性;
教學方法可以用學習區、能力分組、個別教學、同儕教學等;
教師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以洞察每個幼兒的需要、學習興趣及學習步調,以安排個別教學及同儕教學。
臺北市教育局於民國八十一年以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探討混齡教學之師生行為、教師角色困難、家長意見及幼兒表現。
結果顯示:教室行為以工作領域教學、個別指導、教師參與幼兒、教師期望幼兒自治及操作行為居多;
混齡班級的教師在教學目標的掌握、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引發幼兒的興趣、安排活動具統整性、時常紀錄幼兒學習及發展、依個別能力讓幼兒有成功機會、給予幼兒解決自己問題的機會等角色上,都比分齡班級的教師有較多的表現;
家長意見也都認為幼兒於入園後在生活自理、自我導向、群性發展、家庭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顯著進步;
幼兒氣質的評量結果顯示都在平均數上下,表示接受混齡教學之幼兒的氣質大都正常發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