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梁漱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1:3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梁漱溟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

 

廣西桂林人,生於北京。

 

光緒二十五年(1899)入小學;

 

三十二年(1906)考入順天中學堂,宣統三年(1911)畢業。

 

民國元年(1912),參加中國革命同盟會京津支部,在支部主辦之天津〔民國報〕任編輯兼外勤記者;

 

五年(1916)任南北統一內閣司法總長祕書;

 

六年(1917)應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席。

 

十三年(1924),辭去北大教職,赴山東主持曹州中學高中部。

 

十八年(1929)受聘為河南村治學院教務長,同時接辦北平〔村治月刊〕。

 

二十年(1931),與梁仲華等人在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院長,倡導鄉村建設運動。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防最高會議參議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二十八年(1939),參與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

 

三十年(1941),該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央常務委員,赴香港創辦機關報〔光明報〕,任社長;

 

香港淪陷後,撤回桂林。

 

三十五年(1946),代表民主同盟參加政治協商會議,並以民盟祕書長身份,參與「第三方面」人士國共調停活動;

 

三十六年(1947)退出民盟,重返重慶,創辦勉仁文學院,從事講學與著述。

 

三十九年(1950)初,應邀到北京,先後出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至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與常委。

 

六十九年(1980)後,相繼出任「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等職。

 

梁氏是鄉村建設運動的倡導者,以為中國是「倫理本位,職業分途」的特殊社會形態,必須以教育為手段,從改造中國的農村著手,進而改造中國社會;

 

具體方法是通過組織鄉農學校來實現。

 

他並主張學校應當成為地方社會的中心,教員應以社會之指導者自任。

 

他提出辦理教育的三項根本原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分;

 

教育宜及於成年乃至終身;

 

教育應盡其推進文化改造社會之功。

 

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

 

其教育論著輯為〔梁漱溟教育文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1 07:46 , Processed in 0.21875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