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燮】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袁燮(1144~1224)字和叔,浙江鄞縣人;
生於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卒於寧宗嘉定十七年,享年八十一歲,諡號正獻,學者稱為絜齋先生。
和叔二十歲左右入太學,據〔宋史〕本傳:「燮初入太學,陸九齡為學錄,同里沈煥、楊簡、舒璘亦皆在學,以道義相切磨;
後見九齡弟九淵發明本心之指,乃師事焉。」
孝宗淳熙八年(1181),登進士第;
寧宗時,為太學正,黨禁興,朱熹、趙忠定等相繼去職,袁燮亦請辭,以全其名節。
後為國子祭酒,啟迪諸生「以反躬切己、忠信篤實為道本」。
可見其學之重篤實躬行。
一生官秩共歷十七遷之多,仕途並不平順;
唯在學術思想上,尤其是對陸派心學的闡發與擴充方面,卻有極重要的地位。
南宋理學略分為朱、陸兩派;
但在南宋末期,陸學之流傳,遠不及朱學興盛,僅獨盛於浙東。
如朱熹說:「浙東學者,多子靜(陸九淵)門人。」
在鄞、甬、慈溪一帶,為陸學的昌盛之地,如楊簡、袁燮、舒璘、沈煥有「甬上四先生」之稱。
〔宋元學案‧慈湖學案〕亦云:「象山之門,必以甬上四先生為首。」
可見陸學之大興,甬上四先生功不可沒。
而象山門中以慈湖(楊簡)與絜齋名聲最顯,但兩人風貌大不相同。
清全祖望說:「慈湖之與絜齋不可連類而語,慈湖泛濫夾雜,而絜齋之言有繩矩。」
是指慈湖學象山,不若絜齋之純粹而有規矩。
絜齋之學歸宗於象山,嘗言:「人生天地間,所以超然獨貴於物者,以是心也。
心者,人之大本也;
此心存則雖賤而可貴,不存則雖貴而可賤。」
論及良心,別說:「直者天德,人之所以生也。
本心之良,未嘗不直,曲迴縈繞,不勝多端者,非本然也。」
其言在明心即理即道,萬化生於心。
他又說:「道不遠,心即道。」
「此心此理,貫通融合,美在其中,不勞外索。」
可見袁燮詮釋象山心學,一於平實、規矩,其言雖較慈湖少光采,而精密不可撼搖。
袁燮雖然非常推崇象山,但為學卻沒有門徑的限制,對朱熹也頗為推重,同時也接受程、朱道統的觀念。
除此之外,程、朱在修養方法上,主張格物窮理,逐漸累積。
象山主張明心見性,一悟皆悟,而袁燮在這一方面反較接近程、朱。
如說:「君道莫大於敬,敬則無失德。
今人所以有過,皆緣不敬之故。
何謂敬?
戰戰兢兢,如臨深履薄,此所謂敬也。」
其次,袁燮也主張「博學廣識」,和朱熹的「一書不讀則缺一書道理」見解相同。
「用功」、「讀書」是袁燮所主張的,亦是其躬身實踐的,這點與程、朱較一致,而不同於象山的「田地不潔,讀書不得」,其學折衷於朱、陸之間,而不侷限門戶之見,既能擴充陸派之學,又能吸收程、朱學派的思想,頗有大家風範。
此外,他將「心學」用在政治哲學上,以「君民一體」擴充象山「心即理」、「天人合一」的思想,加強陸學思想之深度,使陸學地位益為彰顯、更形穩固,可說是絜齋對於心學的貢獻。
遺著有〔絜齋家塾鈔〕十卷、文集二十四卷傳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