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調心理學】 TonePsycholog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音調和心理狀況密切相連,〔禮記.樂記篇〕中曾說:「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
即是說聲音是情感的一種表現。
情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聲音足以表達情感的類別;
所以在〔尚書.舜典〕中已經記載用聲音做為教化人民的工具,其中所說的聲音是按音樂的節奏組合而成的聲樂,即是後來的詩歌,歌詞則是目前存在的〔詩經〕。
〔樂記〕中另有一段話說:「樂者,心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篼以殺;
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其喜心感者;
其聲發以散;
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
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動。」
其中列舉由各種情感而成的各別的聲音:噍殺是聲嘶力盡的意思;
嘽緩是舒緩的意思;
發散意為綿綿不斷;
粗厲字義很明顯;
直廉指莊嚴而有分際;
和柔字義也很明白。
就從這些記載,已可看出,西元前二、三千年,我國古人已對音調以至音樂心理學有很透徹的了解,可惜古籍〔樂經〕失傳,否則可能會見到相當詳盡的文字資料,縱然沒有音調心理學這個名稱,卻會有實質的內容。
音調心理學這個名稱,在西方首見於司坦普(C.Stumpf,1848~1946)於一八八三年出版的[音調心理學](Tonpsychologie),其中論及音樂的諧和音與不諧和音;
可以結合的為諧和音,結合量越大,音越諧和;
音之諧和與否,可以由一個單音辨別,以不諧和音最為明顯。
在司坦普的書出版之前,賀姆和茲(H.vonHelmholtz,1821~1894)已經發表過〔聲覺為音樂論的生理基礎〕(OntheSensationsasaPhysiologicalBasisfortheTheoryofMusic,1854/1870)。
二十世紀後研究者漸多,其中最著者為席紹爾(C.E.Seashare,1866~1946),先於一九三○年發表〔音樂才能衡量〕(MeasuresofMusicalTalents);
繼於一九三八年出版〔音樂心理學〕(ThePsychologyofMusic),對音樂才能的論述、發現和測量極有貢獻。
從聲音成樂方面而論,在生理方面,聲波有多種特質,如:頻率(每秒週期數)、強度(對耳朵的壓力)、性質(聲波形狀)和長度。
在心理方面,以基音高低而定對頻率的反應,並區分聲音的強弱高低;
對心理狀況的連接,以音樂演奏或聆聽時出現的情感或情緒反應為研究目標,而且可從生理變化、如心跳、血壓、呼吸等衡量,也可由關係人的描述,如悲、喜、哀、樂等的感受而判斷聲或樂對心理的影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