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說】 Presentation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表象說之「表象」英文字的中譯亦做「呈現」,在論說中以譯「表象」為宜。
此說有知識論(哲學)與心理學兩種解釋:知識論用表象時含有「直覺」之意;
心理學則認為表象是心理的最高認知元素。
前者有時直指知識的對象,即因對象就在眼前,從而所得的知識印象;
後者常指對象不必出現在眼前,只是知覺作用使曾經經驗過的對象出現於知覺中,所出現的乃是表象,而非原來的實物,因而可能含有其他成分。
知識論的表象說,一是據當時或即刻環境中所見的物體(對象),從而描述其形象;
一是指見物時的情境已經不存在,只就所認知之物描述,但不免含有「主觀」作用。
主觀作用出自認知者的意見,影響當時情境中觀察的正確性或事後靠記憶描述的完整性。
此種說法重視表象的實在性,現象學者也用來解釋可知的實在就是表現在知者意識中的內容。
心理學的解釋實際上是就哲學的論述加以延伸,如休姆(D.Hume,1711~1776)曾說:心靈猶如舞臺,若干知覺材料可以連續的出現於其上,一再「重演」,交織成不同的情況。
以馮特(W.Wundt,1832~1920)為首的動作心理學(Actpsychology),認為這是「心理活動元素」,沒有這種元素,表象便不會出現,並在歷次出現時,改變或增加對表象描述的內容;
因為認識並描述表象,是對事物的原來狀況加以傳譯,含有無可避免的感覺與活動,即是所描述的,比原來的多出了一些成分,而不再只是「原貌」而已。
實際上表象說出自哲學立場的,也不能排除心理活動的功能。
認識或知識本就是心理活動的歷程和結果;
而表象和感覺印象有密切關係,更包括必不可少的記憶作用。
把感覺印象保留下來,事後一再可能出現的即是表象,此時的表象,或者少於原來的材料(由於觀察和記憶的不完備);
也可能多於原來的材料(產生新的感受和領悟)。
在教育歷程中,由表象而增加認識和悟解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活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