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知者不言」是說有真知的人,了解言語概念的功能有限,因此不會多言;
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根據老子學說,真理實相抽象普遍,難以用有限的言辭明白表達。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道是形上普遍的原理,言語名辭只是約定而成,因時制宜,不能表達真理。
因此老子主張「希言」、「貴言」、「不言」。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言語不足恃的道理,不會多言;
反之終日喋喋不休的人,一定是不明道理、沒有真知的人。
莊子承襲老子的思想,在〔莊子‧天道篇〕,以輪扁斵輪的故事(參見「輪扁斵輪」),說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道理。
在〔知北遊篇〕,更假借寓言,表明去知不言態度。
寓言中假託出象徵自以為知的「知」向象徵「不知從何說起」的「無為謂」、象徵狂放的「狂屈」和象徵得道者的黃帝請教:「何思何慮則知道?
何處何服則安道?
何從何道(行)則得道?」
簡單地說,就是問要怎樣才能認知道、實踐道?
結果「無為謂」不知從何說起,也就無法回答「知」;
「狂屈」雖自認為知道,卻「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想要回答又一時忘了想說的話;
只有黃帝答道:「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也就是說不用思慮才能認知道,無為而行才能實踐道。
黃帝並稱許「無為謂」與「狂屈」不言,是真正的智者:「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
和老子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樣,真正德行完美的人,如果施行教化,一定不尚言詞,不欲多言(參見「不言之教」)。
因為多言用智使人心容易流於狡詐虛偽,無法達到教化的真正目的。
從施教的效果而言,言教更是不如身教;
滔滔不絕的言辭灌輸,遠不如親自示範、人格感召的效果大。
老莊認為知者不言是因為:第一,知道言說有限、道理無窮,故宜不言;
第二,言說用智,澆薄真性,故宜不言;
第三,不言少事,無為而民自化,所以不言。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