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恩概念學程模式】 Boone'sConceptualProgramming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波恩概念學程模式是美國成人教育學者波恩(E.J.Boone)所提出的概念化課程規劃模式,強調課程發展的系統性及教育架構的完整性。
此模式包含計畫、設計與實施、評鑑與績效三大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假定與概念,也有其任務。
而其整體架構則基於四項假定,即:(1)成人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及認同組織;
(2)具備人事發展等技能;
(3)運用檢證過的課程規劃之概念架構;
(4)參與組織的更新。
而就個別階段而言,在計畫方面,有四個主要概念:計畫的改變、聯結、民主與轉化;
以及包含兩類任務:組織及其更新、聯結組織及其目標團體。
在設計與實施方面,有兩個重要概念:時間及行動計畫。
其主要任務在學程設計階段為需求和目標的轉化;
在實施階段為行動計畫的設計發展。
在評鑑和績效方面,主要概念是:評鑑是連續的過程及評鑑結果做為組織更新之用。
因此,主要任務為評估學程的輸出及利用評鑑做為修訂、組織更新及績效展示之用。
波恩的此模式於一九七一年首次提出,出現於波恩等人為北卡羅萊納州農業推廣服務中心(NorthCarolinaAgriculturalExtensionService)所合撰的〔合作推廣服務方案規劃〕一書中;
波恩後來又在一九八五年出版的〔成人教育方案之發展〕一書作更詳細的介紹。
此模式主要即將畢爾(G.M.Beal)等人和泰勒(R.W.Tyler)的概念化模式加以擴充和詳細區分而成,將推廣工作的活動界定清楚及更新組織,以期擬定完整的教育架構。
綜合言之,此模式能兼顧需求、目標、經驗及評鑑等相關要素,顯得相當具體和切實;
同時每個步驟隨時評鑑及改正、強調變遷及更新的觀念、課程規劃的步驟詳盡,所以可普遍適用於課程的規劃上。
不過,仍應注意,若過於強調績效責任,將不符成人教育原義,且各階段任務截然畫分亦有割裂之虞。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