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道(日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22:2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武道(日本)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武道是與文道相對的概念;

 

在中國古代的書籍中,已有「文武二道」的名詞,也有「忠孝兩全,文武兩道」的用語,於此我們可隱約了解武道有別於文道。

 

而武道的意義,在日本的中世和近代期,更被加入倫理觀念,使之具備特殊意義。

 

在日本江戶時期,有一名叫大道寺友山的人寫了一本[武道初心集],這可能是第一次使用武道名稱的書。

 

其後,武道這名詞之使用,幾乎和「武士道」是同義語,而武道也就成為代表武士階級日常生活的行動規範,以及約束他們對生死態度的準繩。

 

明治政府以後,因為走向歐化政策,有一段時間對本土武術較為忽視。

 

但經過日本的西南戰爭和中日戰爭等兩大戰後,對劍術和柔道的軍事效用重新給予評價。

 

所以大致從明治二十年起,以「武道」為名的武術解說書開始流行,並逐步加入近代軍人的皇國思想,而此時武道所指的是劍道和柔道。

 

其後武道成為「數種武藝、武術的總稱」以及強調「國技和思想性」兩種含意。

 

一八九五年於京都成立民間團體「大日本武德會」,其主要目的為推展日本武術的運動。

 

該會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成立「武術教員養成所」,其後經由「武術專門學校」,再發展成一九一九年設「武道專門學校」,專門培養柔道和劍術的專任教員,而此組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民間組織轉為政府的外國組織,並以軍事目的為主而更改組織架構。

 

總之,此組織在近代歷史中,對普及「武術總稱的武道」及「思想的武道」發揮絕對的功能,而於一九四六年解散。

 

至於學校中推動武道的情形,大致如下:在江戶時期,藩立的學校或町道場,本來很鼓勵被稱為「在來武藝」的傳統武道。

 

但一八七二年實施新學制後,明治政府拒絕有關武術的振興工作,其中特別是在明治十六年(1883),文部省所做「劍術及柔術調查」結果,認為劍術和柔術做為體操科的正規科目是不恰當的;

 

逼裁定直至一九一一年都被遵守。

 

然而現實上,以之當做課外活動和隨意科目的方式,卻逐漸被允許進行,因此到一九三一年滿洲事變(我國稱為「九一八事變」)時,在中學和師範學校,男生變成必修劍道和柔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九四二年),已經由「體操科」改為「體鍊科」的課程中,武道和「體鍊科體操」並列,成為「體鍊科武道」,自此武道成為確定的科目。

 

然而在此同時,中等學校以上,已將除柔道和劍道以外,和實際戰鬥有關的軍事訓練也納入武道教材中,致使學校教育中的武道教育變質。

 

戰後,盟軍頒布禁止武道活動命令,武道改稱為「格技」,目的是要捨去思想性的概念部分,只強調其武藝功能部分。

 

現在所謂「武道」,主要指相對於外來的運動項目,而泛稱日本本身所擁有的武術,內容包括柔道、劍道、弓道、空手道、相撲、少林寺拳法、合氣道、柳刀道、刀劍道等九項目。

 

各項目各有聯盟組織,加上財團法人「日本武道館」共十個團體,於一九七七年組成「日本武道協議會」,該會於昭和六十二年(1987)制定[武道憲章],規定了日本現代的武道概念,強調透過武術的鍛鍊以磨練人格、提高見識、培養有為的人才為目的。

 

另外,又有「日本古武道協會」,一九八七年時約有七十六個流派入會。

 

同時,日本全國都有「武道館」的設置,提倡武道的發展;

 

又有五所大學的體育學部設有「武道學科」,在高等教育中推動武道。

 

其次,一九六八年也成立「日本武道學會」,約有一千名會員,在進行武道和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的相關研究。

 

一九八九年日本新頒布的學習指導要領中,重新出現「武道」一辭,四十多年來由不強調「思想性」、「價值性」的「格技」,再恢復成「武道」,是否表示又逐步恢復戰前的軍國思想,值得進一步探討。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4:31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