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課程觀】 BehaviorismandCurriculu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行為主義強調心理學必須符合一般科學共守的客觀、驗證、解釋、預測、控制等基本原則,以華生(JohnB.Watson)、桑代克(E.L.Thorndike)、巴夫洛夫(I.P.Pavlov)、施金納(B.F.Skinner)等為代表。
行為主義對課程發展的影響,最明顯的是目標模式的興起。
目標模式將學習視為原料,教學者就像操作員,學校就像工廠一般將學習者加工為產品。
學校被視為工廠,因此特別重視生產的標準化、計畫性及效率化。
今日課程發展重視輸入─產出,成本─效益,手段─目的的觀點,其實是工廠隱喻的原型。
因此行為主義強調學校課程的主要功能在發現有效的手段,以達成預先決定的、毫無問題的目的,學習是在有系統、可預測及可控制的方式下進行;
其主要關心的是過程,而不是內容,不關心教什麼,而探討如何教的問題,即如何利用技術,以完成預定的目的。
從課程四要素述其重要觀點。
1.目標:行為學派批評過去的目標敘述過於模糊不清,因此強調明確、具體、細步化、階層化的行為目標,認為教學前應預先設定學生應達成的目標,然後用可觀察、可測量的術語,精確敘述這些行為表現。
2.內容:行為主義不重視課程內容,將課程內容視為工具性的,認為內容的選擇不是依其自身的價值,而視其是否能達成外在預定的目的。
強調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由對人類行為有通盤了解的專家來做決定,而非任由學生自行決定。
對課程內容的組織結構則特別重視良好的組織和系統的經驗,首先將教材有計畫的依據教學目標分析為法則、原理和事實等,然後再將其分析為最基本、最簡單的元素和細目,最後將這些元素和細目加以選擇並依合理的次序加以安排。
由簡入繁,由特殊學習至一般學習。
並根據繼續性、程序性及統整性的原則加以組織。
3.方法:行為學派強調運用行為改變技術、現代技術及系統化教學設計,以促進學後行為之改變。
強調內容與技能的精確及細步化的學習,認為教學是精準的行為制約的歷程,教學的課程則完全以教學目標做為指引。
在教學之前教師會先了解學生的基本能力或行為,以為訓練學生的基準線。
由於學生是被動、消極的,因此教學之前,要先誘發學生的動機。
通常會運用增強、消弱、辨別、類化接近原理、示範、模仿、練習與回饋等行為改變技術促進學習,並強調科學觀察、測量、實驗等觀念及方法或運用編序教學或電腦輔助教學,協助教師進行教學。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材的呈現者、活動安排者、增強的控制者,練習的指導者及學習結果的評鑑者。
4.評量:偏重工具導向的評量方式。
通常只根據自身事先預定的目標,並運用客觀、量化、效標參照的方式進行評量。
其評量的目的主要是用以了解預定課程與教學方案達成目標的程度。
行為主義課程強調預先訂定的明確學習目標、精確控制的學習過程、排除價值,只重視效率及易確定與量化的方式,忽略個體學習的自主性及主體性,過度簡化學習過程等主張均受到許多的批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